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118

此页尚未校对

明倫堂三間 :「正殿後。」

訓導宅 廢

義學

文廟西,知縣王士儀建。

運司

司學 在本司城內東南隅。元大德間建,至正二十八年罷。明正統間,運司韓偉請「復設師徒員額,視府學。天順三年,運使史潛繼修。弘治間御史張應奎,正德間御史熊蘭、周廷徵,萬曆間御史王一龍、曾舜漁、王遠宜、喬允昇、運使林國相、運判王建中,崇禎間御史楊繩武各增修。」

皇清順治十三年,運使陳哲重修。康熙六年,御史施

維翰,十六年御史鞠珣,二十七年運使蘇昌臣俱重修。

先師殿、五間 。東西廡各二十六間:

啟聖祠三間 ,正殿東北。

名宦祠三間 ,戟門外東。

鄉賢祠三間 ,戟門外西。

魁星樓一間

明倫堂五間 ,正殿後東西齋各六間。有志道、據德、依仁、「游藝」 四名。

「敬一亭」 三間 ,「明倫堂後。」

尊經閣一座 ,正殿東。

教諭宅 、訓導宅 ,俱正殿東。

學田 明萬曆二十三年,鹽院林國相創建學倉,以育人材。尋擢河東參議,留俸五十兩,備置學田。後署司運判王建中踵其志,募捐二百兩,買夏縣地六十餘畝,每年入租三十七石有奇。又清出解州臨晉、安邑禁垣灘地五百一十畝,每年入租二十四石有奇,共納學倉,備賑給焉。康熙二十九年,運司行查,據經歷司回,「夏縣地六十餘畝,移縣細查,並無學田、鄰段、佃戶姓名。其解州臨晉、安邑禁垣灘地,止查出地二百七十九畝三分,每年入麥穀九石九升五合,俱是禮生支用。」

社學 :運城四街有四社,鐘樓南有中社,年久俱廢。其地畝四至禮房存卷。

河東書院 運城北五里。明正德間,鹽院張士隆建。基大三十餘畝,有贍地四十餘畝,課租備用。萬曆八年,張居正奏毀天下書院,鹽院李廷觀計改三聖廟,得免。十三年,鹽院趙楷更名「崇聖館。」 十六年,鹽院吳達可更名「育才館。」 十八年,鹽院林祖述藏書以待後學。天啟三年,鹽院李日宣增建書屋。

皇清康熙十年,鹽院布舒熊一瀟重修。二十年鹽院

黃斐再修

弘運書院 運學東。天啟三年,鹽院李日宣建,延邑紳曹于汴講學于內,「捐俸三百兩,買夏縣地一百四十餘畝。鹽院姜思睿捐銀一千兩,買安邑縣地五百七十一畝有奇。鹽院楚朗揚捐銀三百兩,買夏縣地八十餘畝,以為育才之用。」 其典收支給地段,坐落四至佃戶姓名,各有碑記,在院可考。緣以鼎革兵荒,湮沒日久。康熙二十八年,鹽院郝惟謙檄行兩院查清,覆發運使蘇昌臣傳集紳士公議,「所有從前隱地逋租,免其追償,用寬既往。自二十九年伊始,佃地人戶悉遵舊規。除完糧之外,仍照碑額完租。該縣每年彙收解司,附貯官庫,備充書院歲修,日給公用。仍延名宿主院啟迪,為後學進修之地焉。」 正學書院 今改「東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