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清因之,編戶舊六十三里,今仍舊。
榮河縣
古綸地,為夏后少康邑。周、戰國時,為魏汾陰地。漢置汾陰縣,屬河東郡。晉時,劉淵省入蒲坂縣。南北朝魏復置,屬汾陰縣。隋屬河東郡。唐初屬秦州,改屬蒲州。開元中,改寶鼎縣。宋真宗祀汾陰,有榮光溢河之瑞,改曰榮河縣,置慶成軍,尋廢軍,以縣屬河中府。金置榮州。元仍為榮河縣。明為榮河縣,隸平陽府蒲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八里,今一十三里。
猗氏縣
周為文王子《郇伯》國。春秋時晉令狐地。戰國時屬魏。漢置猗氏縣,因猗頓居此云。屬河東郡。三國魏、晉皆因之。南北朝魏為桑泉。後周復為猗氏縣,屬汾陰郡。隋屬蒲州,自故城徙今治。唐屬河中府。宋、金仍舊。元以萬泉縣併入,後復分置。明為猗氏縣,隸平陽府蒲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一里,今二十七《坊里》。
萬泉縣
漢河東郡汾陰縣地。南北朝魏移治后土城,後移治薛通城。隋屬河東郡。唐武德中,即薛通故城置萬泉縣,因縣東谷中多泉云,屬秦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絳州。大順二年,改屬河中府。宋、金因之。元省入猗氏縣,後復置。明為萬泉縣,隸平陽府蒲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里,今十一里。
河津縣
古耿國,殷王祖乙所都。周春秋時,晉大夫趙夙采邑。秦置皮氏縣。漢屬河東郡,王莽更曰延平。東漢復名皮氏。三國魏晉皆屬平陽郡。南北朝魏為龍門縣,及置龍門郡。隋郡廢,以縣屬絳州,後割屬蒲州。唐置秦州,縣屬焉。貞觀中,復屬絳州。元和初,屬河中府。宋宣和初,改河津縣。金屬榮州,後復屬河中府。元以舊縣圮於河水,徙治西北一里,即今治。明為河津縣,隸平陽府蒲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八里,今一十八里。
解州
虞舜畿內地。周、春秋時晉之解梁城。戰國時屬魏。秦為河東郡。漢為解縣,屬河東郡。南北朝魏析治安定縣。西魏改南解縣,屬綏化郡。隋改虞鄉縣,屬蒲州。唐改虞鄉曰解縣,屬虞州,別置虞鄉縣於蒲州界。貞觀初,省入虞鄉,後復置,屬河中府。五代漢置解州,治解縣。宋為防禦,屬河東路,後改屬陝西路。金於州置解梁軍,後改寶昌軍節度使,屬河東南路。元仍為解州,隸晉寧路總管府。明以解縣省入州,改解州,隸平陽府。領縣五:
皇清因之。舊三十二里,今十二里。又四鹽里。
安邑縣
夏禹營安邑,即此地。周、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秦為安邑縣,河東郡治此。漢因之。隋置虞州,大業初,屬河東郡,後改置安邑郡。唐武德初,改虞州,尋虞邑縣屬陝西。大曆中,復名安邑縣,屬河中府。五代漢割安邑屬解州。宋、金、元仍舊。明仍為安邑縣,隸平陽府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十五里,今四十一里。
夏縣
夏禹所都之地。周封畢公高于此。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秦為河東郡。漢為安邑縣境。南北朝魏太和中,別置南安邑縣,始置夏縣,以禹舊都名。隋初屬虞州,後屬河東郡。唐屬絳州。五代漢改屬陝州。宋仍舊。金、元屬解州。明仍為夏縣,隸平陽府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六十六里,今二十四《坊里》。
聞喜縣
夏禹都安邑,縣在左,名曰左邑。商桐宮,即伊尹放太甲之地。周曲沃,即昭侯封文侯弟成師之地。東三十里為周陽侯城。秦仍為左邑,分置桐鄉。漢武帝將幸緱氏,至左邑之桐鄉。開破南粵,改曰聞喜。王莽改曰洮亭。東漢廢左邑,移治聞喜。南北朝魏屬正平郡。後周移治柏壁。隋屬絳州,尋移治甘谷。唐復徙治桐鄉,故城,名「聞喜。」 五代漢割屬解州。宋、金、元仍舊。明仍為聞喜縣,隸平陽府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六十六里,併為四十四里。今二十
四坊里又有四鹽里
平陸縣
古虞國。周封仲章於此,是為虞仲。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為吳城。秦為河東郡地。漢為大陽縣地。東漢置河北縣。南北朝魏置河北郡。隋初罷郡,以縣屬蒲州。唐貞觀初,改屬陝州,天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