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37

此页尚未校对

十里,遶縣之南,經隰州界,過大寧,入黃河。舊《志》「出趙城七佛峽」 ,非是。

古寶泉 縣北五里,龍興寺前。

聖水泉 縣南一里南屏山下。

汗水泉 翠屏山半,從石竇湧出,人有疾禱之,飲其水,汗出即愈。土人立像祠之,號「汗水祠」 ,隱龍泉 縣東南八里侯家莊。按:蒲之水皆係山溪,遇積雨則暴漲,其勢奔騰而不可遏。數十年來,洗蕩民田千有餘畝,盡成砂礫,且漸逼城根,蒲雖山國,實多水患也。

汾西縣

聖水山 縣西五十里。泉出不竭,澄清如鑑。姑射山 縣西六十里,一名「青山」 ,乃姑射之連阜山,產鐵,舊有藐姑仙人祠。

商山 縣東南六十里,上有商山神祠。

石佛崖 縣北三十里。崖高三丈許,廣四丈有奇,環崖皆石佛像,崖雖崩裂,佛像仍見。

九仙洞 縣西六十里。石壁峭立,俯臨汾河。壁有洞,深邃莫測。

汾河 縣南關乾河鎮,見《臨汾》。

轟轟澗 縣東十五里。澗東南有廟,下有潭,深不可測。廟後有石洞,澗中有穴,望前噓而出聲,望後吸而入聲,其聲如雷。見《一統志》。

小潺澗 縣東北五里。流于霍,會于汾,其聲潺潺。冬寒,其水若沸,常有白蛇出沒。又名「白龍池」 ,泊池 縣東城內。元天曆初,縣尹平民濬甃為池,冬夏不涸。

李安莊洞泉 縣東十五里。懸崖之內有古洞,深五丈餘,內有清泉丈許。

靈石縣

綿山 縣東三十五里。一名介山。《左傳》:晉公子重耳出奔,及還國,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遂隱此,因名。一名介美山。南連雷首,北跨恆岳,盤亙遼遠,隨地異名,其中名勝,不可殫述。

抱腹山 縣東四十五里,即所謂「抱腹岩。」 石膏山 縣東南七十里,與尖陽山相對。多產石膏且佳。有上中下三岩,峰巒壁立,谿壑幽深,一登其上,而瀟洒清奇,若入異境。

翠峰山 縣東。林木茂密,四時蒼翠,故名。十八盤山 、石膏山。南山極陡險,上下盤繞共十八曲。

孝文山 ,石膏山東十里,相傳孝文皇帝寓此。馬頭山 ,縣東五十里,山勢聳出,如馬頭然,亦名「馬脊山。」

尖陽山 縣東南七十里。山勢陡峻,高插雲表,上恆積雪,雖春深,望之皓然。

捕狐山 縣東南七十里,高五里,徑過七里,上有神廟,俗傳為「捕狐神。」

臥牛山 縣南四十里,其形如臥牛。

烈鳳山 :縣西一十五里,如鳳之飛揚。

蛤蜅嶺 縣西南五十里,以狀類名,即古賈胡堡。相傳唐兵取霍邑,駐此,俗呼「蚰子嶺。」

韓侯嶺 縣南二十里,有廟在墓後,多名人題詠。

秦王嶺 縣西南三十里。唐太宗取霍邑,駐馬于此。

柏槐岩 縣東五十里,與抱腹崖相連。

龍巖 縣南七十里,有寺,俗傳宋藝祖避兵處。馬跡巖 ,縣東三十五里,石上有一馬跡,宛然。「文殊原 」 ,縣西二十里,傳為文殊菩薩顯真之所。

望川原 縣北十七里。東西鋪頭兩界。相傳禹治洪水時,登此觀水勢,有祠。

禹王原 縣西南道美里。相傳夏禹曾遊於此,有祠。

小水河 縣北門外。源出綿山興地峪及柏溝曲美峪,流經靜介等村,至縣入汾。夏秋水暴漲,洶湧迅急,勢如建瓴,縣處下流數被其患。曲美峪河 縣東四十里。源出綿山箭藿巖諸溝之水,流經梧桐等村,與小河合入於汾。柏溝峪河 縣神林北。源出綿山欒空諸澗,水流漲岫等村,與小水河合入於汾。

新水峪河 縣西南六十里。源出隰州印馬峪,而孝義、柏枝峪諸水復自北流會之。經雙白等里,至秦王嶺,南入汾。

汾河 流經縣境冷泉等鎮,直逼縣城之北,合小水河繞縣西,復轉而東,抵翠峰山下,折而西南入霍山界。

桑平峪河 ,冷泉北十里,居民千餘家,山水環繞。

沙峪溝河 縣東四里,入小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