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河內軹縣,舊名「舜清河」 ,知縣董爾性鑿石開渠,有《董公渠記》。

亳清河 縣南數步。發源橫嶺山下,由關店河順流而東,經郭南入黃河。每值大雨,狂瀾淜湃,濱河田地多被衝壞,至與黃河交會,泛漲浸城,尤為巨害。明萬曆間,築石堤護城,以防水患。有《石堤記》。

關店河 縣西五十里

沙金河 縣西六十里

板澗河 縣西南三十里。

園子河 縣西北二十五里。

清水河 縣西南五十里。

白澗河 縣西五十里

西泉 城內西南隅。水盛味甘,居民利之。凝碧泉 縣北十里峪子村,俗名消癭泉。上有龍王祠,遇旱禱屢應。

金瀾泉 縣北四十里瞽塚村,詳見《景說》。帝鄉泉 縣北四十里,在舜生之鄉,故名。滴水泉 有二:一縣北里許,明崇禎八年邑令段公上建龍王廟;一縣西十里下亳村南懸崖丈餘,滴水如雨,禱雨多應。

孝子泉 縣西里許。從未有泉,因孝子廬墓湧出,故名。

馬跑泉 有三:「一北羊里,一平原里,一下亳里。」 王公泉 縣西二十里王茅鎮。

五龍泉 縣西二十五里。世傳有不孝婦浣其姑衣,毀詈其姑。時有白羊自泉湧出,化為五龍,立裂其婦,上建「五龍祠。」

清水泉 縣西南三里辛莊村。

白馬泉 縣西北六十里上王村。

懸泉 縣西北六十里,在懸泉山腰。

煖泉 一在縣北墱坂村,一在縣西王茅鎮連莊澗 縣北峪子村。

黑龍潭 有二:一縣西三十里南莊村,歲旱禱應,居民祠祀,一縣西十五里柳莊村。

五虎澗 縣西南五十里。明嘉靖間,置武官於此,防礦徒。今廢。

白水澗 縣西,下亳村東。

華露澗 縣西北五十里回村。

火星澗 縣西四十里

蘇家澗 縣西三十里

坂澗 縣西南五十里,《霍州》。

霍山 州東南三十里,一名「太岳。」 南接趙城,北跨靈石,東抵沁源,古冀州鎮。見《趙城》。

觀堆峰 霍山西。形勢突兀,松柏蔚然,上有宣貺真君祠,即遺趙襄子朱書,及為唐太宗導兵克霍邑者。後入,集木於南麓,將立廟,夜聞有呼各村食牛聲,至雞鳴,牛悉自逸出,久之復歸。比晚視之,前所集木,盡移山巔矣。土人即廟祀之。金鞍嶺 州南十里,唐太宗息馬卸鞍處。蛤䗱嶺 州東北五十里,即賈胡堡,與靈石接界。嶺勢巍峨,屹立山表。每日將暮,群阜深黑,此嶺獨受返照,青紫萬狀,絢采可觀。按《通志》以狀類名,唐義兵取霍邑,常駐於此。

聖佛崖 州西南十五里汾水東岸上有石佛,大小千餘。

義城谷 州東南三十里。中出水,西流溉田。陶唐谷 ,州東三十里。帝堯避暑處。水聲山色,林峰環翠,四時皆可登眺。

石鼻谷 州南五里許,即彘水之源,中有朝陽洞。

鑾鈴原 州南十里。唐太宗過此,掛鈴於樹上。「鷂掌凹 」 州南霍山中,即妖蛛與龍𩰚之所。汾河 經城西,下趙村。

彘水 州南霍山下。西流經城南,入於汾。又州東八里大張村有古魚池,引為渠。十里丘家崖有張丘泉,俱經城南,合彘水入汾。《水經注》曰:彘水出太岳山,《禹貢》所謂岳陽也。即霍太山。方池 州南十五里郭莊村興國寺下,有池幾畝許,深邃清冽,群魚游躍其中。

龍池溝 州東北三里。溝上有龍王祠,林宇峻密,下有泉數泓,旱禱輒應,相傳有龍蟠其間。玉泉 ,陶唐谷半山間,水出如玉,因以為名。打鼓泉 ,霍山自山頂而下注地,如鼓聲圓。泉 ,州東十五里陰地村西入於汾。

「轟轟澗 」 ,源出汾西縣東十五里,有淵逸真人祠。流經城西入汾水,聲如雷。

吉州

孟門山 州西七十里。《山海經》曰:「孟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黃堊涅石。」 《淮南子》曰:「龍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