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58

此页尚未校对

灌賈朱等村田七百餘頃。

洞子汧 縣南三十五里。源出豁都峪汧舊塞。明弘治十四年,知縣李高疏通,灌賈、朱等村田四十餘頃。

西王汧 縣西南四十里。出豁都峪,灌西王等村田五百餘頃。

關良汧 縣西南四十里。源出豁都峪,灌京安等田八百餘頃。其下流司馬等村,汧經官路,值大水崩陷。明弘治十四年,知縣李高令築堤堰,水利遂通。

漹溝汧 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出浮山縣界,灌趙曲等里田六百餘畝。明弘治二年,知縣張文佐令加疏通,歲久壅塞。嘉靖三十八年,知縣侯延柱「復加疏濬,建橋,民深利之。」

阡陌汧 縣東南三十里。源出龜山,下,灌小郭、南梁、鄧莊等村。

雀水汧 縣南三十五里。源出三嶝山後,灌北戍等里田三百餘畝。明弘治十四年,知縣李高搆橋

焦家峪 縣東南五十里,源出臥龍山,灌陶寺等村田五百餘畝。

牛角汧 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出浮山峪,灌南梁等村田。

長伯澗 縣東南二十里,源出浮山峪,灌南梁、西梁等村田。

小石澗 縣東南三十五里,源出龜山峪,灌西鄧戶等村田六百餘畝。

洪洞縣

南霍渠 即霍水支派禁口往南流者是也。唐貞元間,導水開渠,溉洪洞、曹生、馬頭、堡裡、上莊、下莊、坊、堆石、橋頭、南秦、南羊、周壁、封村、馮堡十二村,地一百三十九頃奇。

通霍渠 ,即南北二渠下流,又名小霍,俗名北堰,縣北五里北洞村南。宋慶曆六年,導南北二霍,溢漏溝澗支派,上自趙城營田莊,下至洪洞李衛村崖下,于沙河內置堰導水至北洞村東南龍王廟後,砌石小堰為退水口,用則閉之,用訖退于惠遠橋下,西流入汾。小堰西南延壽觀東,立石水口三座,闊一丈一尺二寸,分七溝,槽北、槽南二溝,分水三尺二寸五分零,堰北溝分水二尺六寸一分零,苗村、賈村、高公、白羊四溝,分水五尺三寸五分零,溉七溝地三千三十三畝奇。明洪武五年,苗村里人周順等復疏通之,堰闊七尺,深一丈五尺,溉槽南溝地仍舊。其槽北等六溝原地七千四百八十三畝,節被汾水侵塌地沒河者四千九百六十四畝。近丈止存地二千五百一十九畝,溝各被塌,獨西苗、白陽二溝地盡塌,河中村落移入內地。又高公溝,嘉靖年河斷水絕,鄉民告縣,分賈村溝水為一小溝,入副霍渠,借流地亦無幾,地去糧存,民苦極矣。萬曆九年,知縣喬《因羽》丈地開豁,浮糧始得免徵。

副霍渠 即通霍下流,俗為南堰,縣北三里。明建文四年,羅漢寺僧李妙智疏導通霍支派,上開母渠一,下開支渠二,溉灣裡後坡、前坡、北關城西、羅漢寺前城鄉地十五頃五十畝奇。後堰毀,渠湮水壅,地旱,民甚苦之。正德年,舉義官張滿重修,伐石運灰,易土堰以石,加以柏棹鐵錠,堅固倍昔。渠濬深廣,水復通流。

利澤渠 ,元平陽、太原兩路管軍萬戶侯鄭鼎在趙城衛店村西置堰開渠,導汾水,溉洪洞、臨汾兩縣地三百頃奇,至焦堡村入汾。後地震河圮,民具奏差祕書官踏勘,復于趙城屈項村導汾溉地如故。正統間,渠復圮,故道無存。後兩縣民議「各隨便三節導水,上節導澗河,中節導小河,下節導高河。照畝起夫,隨時置」 堰。後時多旱,澗水不敷,洪洞知縣王彧念通霍、副霍二渠餘派空流入汾,可惜,令民易地開渠,自縣北賈村導二渠餘派,經城南合澗水,亦名「利澤渠。」 溉營裡、西池、王村、安樂村、張村、上下橋、皋陶、陽曲等村地,與舊利澤渠不蒙矣。後續開利澤渠,亦廢。通利渠 ,縣西北三十里,金興定二年,縣民閻張創置,自趙城石字村灘內置堰開渠,導汾水下流,溉地計二十一村,田二百二十六頃八十二畝。舊名「閻張」 ,後改「通利」 云。

潤源渠 縣東三十里郭盆鎮南。宋天聖四年,于五龍廟下澗中置堰,赤沙河底,開口導水,溉蘇村、蜀村、故縣、董寺、李堡、周村、辛堡、梗壁、朝陽、城東九村地十一頃四十畝奇。明永樂間,山水泛漲,將古舊渠口衝斷,隨修隨廢,迄無成功。嘉靖三年,渠長李文傑告開,分巡僉事董琦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