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6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木閘,激水灌溝東之地,三泉莊二晝二夜,白村併盧李村三晝二夜,李村並盧家莊一晝二夜,孝陵五晝五夜,石村五晝五夜,王莊二晝二夜,磨頭二晝二夜,祁郭三晝四夜,北關四晝四夜,舊靈丘王府一晝一夜,川衙一晝一夜,計二十九日,一周大溝,漸闊漸深,俗呼「天河。」 于席村北建石閘,激水東南灌白村地三頃。西南灌席村、李村、蒲城地九頃。「水西莊北建石閘,激水經莊東稍南鐵鑄分水口一口,灌南北王馬莊三晝三夜,龍泉莊三晝三夜,蘇村六晝六夜,古交莊三晝三夜,周劉村六晝六夜,計二十一日一周。」 一口注天河。至三林北,又建石閘,激水灌三林橋東。橋西地無番次。鼓堆西一渠經蔡村,灌三泉地八頃,無番次。今王府廢,水更番灌民田掌鎮泉 關廟前,一大泉,一支灌鎮南,一支灌鎮西各地三四頃。鎮東有水溝,溝左一泉名「大渠」 ,灌辛堡下堡韓梁左邊地,二十五日一番。溝右一泉名「小渠」 ,灌辛堡下堡韓梁右邊地,二十四日一番。其他灌地不等。

蘭村泉 ,西北山半出泉,水細無聲。每日卯、午、酉水湧出,有聲若潮汐然,俗呼「溢水。」 經史家莊、曲村、柏壁等地,不討數。

龍谷泉 州東北十八里龍香村,亦隋令梁軌鑿,溉三泉諸賽田。

《丁村泉 :灌本村葦地》不計數。

澤掌泉 又有「眠窩泉」 、漹泉、永和泉三泉,俱在澤掌西北二里。

龍頭泉 在眠窩,三泉東北一里合流灌本莊鼓堆、蔡村地二、三頃。此水性寒,不甚發苗。薛郭泉 灌古交地一、二頃。

馬首峪,雨水 自稷山三界莊而下,分為二渠,一經北董、北張燕村、行莊、南社塢,一經南董、李家莊、梁莊、郭馬武平,各灌地不等。

稷山縣

黃花峪澗 係清水,灌開張東西田,時出時沒,雨則混入猛水。東澗自上及下,溉開張等村。馬壁峪澗 係猛水,右分三路:東路首溉稷山界莊,如有餘水,方溉絳州北董莊、官莊、光馬莊等村;中路溉李老莊、大杜莊、廉城莊等村;西路溉范家莊、張家莊、劉家莊、東莊莊、高渠、西社、中社等村,皆稷境也。

晉家峪澗 內有浸水,遇雨有猛水,溉鄉寧山底村及本縣薛家莊、仁義等村田。明萬曆二十一年,知縣李希召均平水利,以息紛爭。

《小杜渠 》,猛水,溉小杜村田。

「東曲渠 」 猛水溉東曲村田。

三界莊池 城北三十里。明萬曆三十年鑿,引注馬頭山泉水以汲,莊人便之。

《西長池 》:城西南四十里。莊近南山,井深千尺許,居民艱于缾綆,貯水以供飲食云。

姚池莊 城西北三十里。隱士姚綬所鑿筒,引十許里注水溉田以自給。

鋪頭堰 城東北三十里。沙溝廟前甃以障馬壁峪水,延衺可三四里。薛村堤 城西二十五里。薛村故有澗無堤。知縣吳峻行視郊野,令民築堤匯水,溉田二百餘畝。

葫蘆泉 縣北三里。形如葫蘆,故名。日溉田數畝。

白楊泉 小杜村,溉武平小村、上王村、洞治莊、甘陽村、東劉、西趙村諸地。

永濟泉 縣西北圈頭村。地勢高阜,難以鑿井。鄉人往山峪汲水,不勝艱苦。順治間,鄉耆黃朝立、李儒桂等倡義將莊北清水掘地為渠,暗以瓦筒,導流而下,于莊東門外鑿池二區,周圍磚砌,聚水其中。鄉人便之。

絳縣

洓水 ,發源縣東南十五里,自陳村峪出,伏流地中,至柳莊復出,居民灌田。

聖水 縣西十里楊村聖水寺中,地列三泉,甜苦異味,禱雨多應,疾者飲之能愈,古所謂「剎靈泉」 也。

故郡水 ,出縣東北四十里,源方二畝,其深不測。分三渠,一故郡,一陳景,一大交。俱灌田,流入澮水。

逆溝水 ,出縣東八里,泉自溝中北流入曲沃溉田。

玉龍泉 ,出縣東北五十里東賀水村之西,灌本莊田地。餘水順流而西,灌翼城中賀水、西賀西莊三村田地。餘水又灌本縣陳景村田地。灌水各村,分有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