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69

此页尚未校对

府城鎮  ,冀氏鎮  ,和川鎮  ,故縣鎮,《曲沃縣》。

曲沃縣城 ,「隋開皇十年自樂昌堡徙治今址,始築土城,唐、宋、元因之。」 明洪武二年,縣丞邢彥文重修。正統十四年,知縣張寧大修,周三里五十步,高二丈五尺,厚如之,門四池深二丈五尺,闊四丈,周三里五十步,缺東北角。正德十一年,知縣葛襘增築雉堞,上易以甎,建四門樓、角樓。周圍鋪舍二十五座。門四:曰迎暉,曰「覽翠」 ,曰「望汾」 ,曰「拱極。」 舊城無北門,嘉靖二十二年,知縣陳萬言自舊城東北、西南二角接築,高厚如舊城,周六里五十步,共四百七十垛,又砲臺二十五座。始闢北門一,東門二,南門二,西門一,合舊西門二為八門。二十八年,知縣劉魯生建東西城樓各一。三十四年,地震,知縣張學顏修垛口。隆慶初,知縣郭廷梧增築內外城,共高三丈五尺。崇禎三年,知縣張文光築各門月城。十五年,知縣石瑩玉甎甃北門。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知縣何遵約。二十七年,翼城知。

縣署曲沃縣事司鉉先後重修。三十四年地震,知縣潘錦次第修築。西門城樓、月城、弔橋。按《縣志》,「共八門,大南門曰迎薰,小南門曰德暉,北門曰星拱,上西門曰上升,大東門曰來青,小東門曰迎旭,中西門曰中興,下西門曰德潤。」

市鎮附

順城關廂 ,蒙城鎮  ,侯馬鎮  ,西莊鎮,曲村鎮  ,高縣鎮  ,王村鎮  ,東閻鎮,下鄔鎮  ,隘口鎮。俱有集。

翼城縣

翼城縣城 舊治在翔皋山下。後唐長興四年,因王逄屯兵故寨,遂徙於此,即今治。元至正十九年,統軍元帥葉企顏補葺。周六里有奇,高六丈,四面懸崖,中間地勢大半與女牆平。東南迎澮水,從坡入,無池。西北臨溝壑,由橋入池,深數丈。門四,門樓四,角樓四,奎光樓一。明景泰初,知縣徐禎重修。正德間,知縣靳顏甎「甃女牆。」 嘉靖四十五年,知縣陳錡重修。萬曆七年,知縣周詩重修。崇禎四年,知縣李士淳重修。八年,知縣趙堪設子門,繕濬。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縣司鉉重修。三十四年,地震。

後城四門並橋路塌壞,邑人上官澍捐修,惟角樓、奎光樓城堞盡,圮未修。四十五年,知縣馬文鏞繼修。按《縣志》:「門有四,東門向南,因地勢也。題額:東曰迎陽,南曰受薰,西曰觀成,北曰瞻天。」 南關外郭 ,三面倚城。明崇禎五年,知縣李士淳創,里人李訥捐貲築,有記。

北關外郭 邑東北。隔溝因崖勢修築。舊郭里人陳策捐貲獨成,歲久損壞。崇禎四年,知縣李士淳改築。康熙三十四年地震,北門並樓塌壞,里人衛景秀募修。

鎮堡附

北常鎮  、北橄鎮  ,隆化鎮  、中衛鎮,南常   ,桐城   ,鄭壁。俱有堡。

汾西縣

汾西縣城 宋太平興國七年,徙縣治,主簿趙彥修築。元縣令李克初重築。明景泰初,知縣陰俊補葺,周四里,高二丈,厚一丈,門四:東南、正北、迤西有壕,西南無壕,陡臨深壑。弘治七年,知縣路欽建重樓四。嘉靖二十年,知縣黃甲重修。萬曆三十四年,知縣毛炯增築四門,甕城、女牆,門甃以甎。

皇清康熙四十六年,知縣金舜白重修。按《縣志》,「東曰」

望霍南曰迎薰,西曰「人和」 ,北曰「拱極。」 至天啟四年,縣令李本植相風氣之宜,削去望霍甕城焉。鎮堡附:

芹香鎮  ,鳳頭鎮  、水潤鎮  ,古郡堡,上$1919$柏堡 、下$1919$柏堡 、黃皮堡  、對竹堡、掌禮堡  、店頭堡  、水潤堡  、畢家莊堡 、高寧堡  、槐花村堡  、馬家寨,靈石縣。

靈石縣城 ,創基自隋文帝始。元至正二十四年,同僉朱貞因舊城築。明洪武間,知縣張先重修。正統間,知縣張翼「展闊周三里一百八十八步,高三丈九尺,池深廣各八尺,門四。」 正德間,知縣孫璲、主簿郭清增築,建南北城樓、四隅角樓。後山水暴至,東城圮署事照磨白繼宗補築。嘉靖間,知縣种奎重修。甲辰,河溢西南城圮,知縣汪文炤、李微繼修。隆慶間,知縣申嘉言「增高六尺,幇築裡城七尺,砌甎堞女牆門樓。舊惟有南北二門。萬曆元年,知縣曹乾開東西門。三年,水溢壞。知縣曰夏補築砌城角石堰,建東西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