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十里

《小李邨集 》:「按州志,在州南八十里。」 《永樂鎮集 》:「按州志,在州南一百三十里。減莊堡 、長干堡 ,在州正北。」 以下俱知州邊像築。

蒼陵堡 按《州志》,在州東南。

大澗堡 、下陽堡 ,按《州志》俱在州正南。孟明堡 、張華堡 、趙伊堡 、下莊堡

俱州正東

呂芝堡 、高市堡 、考老堡 、下村堡。

俱州東北

黃龍鎮 ,韓陽鎮 ,匼河鎮。俱有集。

臨晉縣

臨晉縣城 ,唐天寶二年建。明景泰初修,周三里二百三十步,高二丈八尺,址廣一丈,池深一丈,門四。隆慶二年,知縣黃茂易堞以磚。三年,知縣史邦直加濬。萬曆間,知縣高惟岡修葺。舊制,南有甕城,後于東五十餘步開新南門,塞南門,甕城遂廢。崇禎十四年,知縣閔自寅大加修繕,重建南城樓、兩角樓,未竣,遷去。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孫宗元增修。康熙二十七年

知縣徐煜開舊南門,塞新南門。四十六年,知縣徐炘復開新南門,舊南門仍塞。按《縣志》,唐天寶年,東曰泰和,西曰慶豐,南曰中條,北曰蛾眉。順治間,改門名,東曰邇陽,西曰福潤,南曰拱條,北曰迎恩。

鎮寨附

西關 周吳鎮 、坑頭鎮。俱有集。

吳王寨 縣西三十里,即韓信渡河擒魏豹處。樊橋鎮城 ,按《縣志》,縣東十五里置樊橋驛,城郭尚存。

七及鎮城 按《縣志》,「縣西南二十五里,頹垣尚存。」

虞鄉鎮城 按《縣志》「縣南六十里,故虞鄉縣治,頹垣尚存。」

故市鎮城 ,按《縣志》,縣東南六十里,頹垣尚存。孫常鎮 ,按《縣志》,縣南五十里

鄉頭鎮 按《縣志》,縣東南四十里。

榮河縣

榮河縣城 ,隋文帝時建。元至正十四年,主簿邢天傑修,周九里八步,池深一丈五尺,東南北三門。城東倚坡堅厚,西逼黃流,故東高西低,池漸沙壅。明景泰初,知縣于縉重修。成化間,知縣馬懋復修。正德二年,河水至城下,圮西北隅。知縣宋緯築補,後知縣馬安繼修。嘉靖二十七年,知縣楊灝起築東西女牆。三十四年地震。後知縣侯祁重築雉堞,易以甎,增三門樓,有《記》。萬曆七年,知縣郝朝臣開西門,八年塞。二十九年,知縣梅煥復開。崇禎十二年,知縣王心正于內別築西城,棄舊城于外。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張錫文重修。四十六年,知縣梅

夢紱繼修

鎮市附

雙營鎮

《城市 》按《縣志》,「在南北街口,每日早集。」

孫吉鎮市 按「縣志」 ,在城東南二十里,「三八日集。」

廟前鎮市 按「縣志」 ,在城北十里,五日一集。薛稽鎮市 按「縣志」 ,在城北四十里,一六日集。后土廟會 按「縣志」 ,在后土祠上,二月十八日。三官廟會 按「縣志」 ,在城東門內,十月十五日二會,四方商集,貿易三日。

馮村市 。《西李市 》。程村市 。王頭市。俱廢。猗氏縣:

猗氏縣城 ,「唐興元元年,節度使馬燧築,為屯兵之壘,其後遂為縣城。明景泰初,知縣徐善重修,周七里七十步,高二丈,池深二丈一尺,闊三丈,門四,敵樓一十六,角樓四,窩鋪共六十四。正德間,知縣翟聰重修。隆慶二年,知縣江闊易堞以磚。萬曆十四年,知縣陳經濟創建門樓四座,甎甃。」 十八年,知縣黃《道見》浚池,築圍牆。崇禎五年,邑紳荊可棟倡民增築月城。按《縣志》:「邑倚嵋麓為土城,周九里十三步,高三丈,廣一丈五尺。敵臺一十六,角樓四,警鋪共六十四,垛口一千九百三十,壕深二丈,闊三丈,內穿城道,闊六尺有餘。唐興元元年,李懷光叛據河東,節度使馬燧破之。以猗居雍洛之間,當三晉之衝,因留屯築」 壘焉。今相傳古縣在城內東北隅,疑即其地也。形家言邑城取龜形為勝概頭在東北,設二圈,城為龜眼,如建倉司于古縣,則居民大有利云。城門四:舊名東曰崇仁,西曰尚義,南曰招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