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75

此页尚未校对

宗。正統中知州王汝績,正德中知州韓輒,嘉靖間知州彭燦,俱修葺。知州貴儒「建樓磚甃女牆。隆慶元年,知州宋應昌加高,鑿池一丈五尺,闊倍之,創砌石堤以防汾齧,計三百餘丈。」 萬曆間,石堤壞,知州張繼東補修。崇禎末,知州孫順築砲臺數座。

皇清順治六年,州同知徐祚煥于北門「重建《月城磚》。」

砌數十丈。十年,知州單惺修石堤。康熙初,知州劉顯第新南門樓,修補雉堞。三十四年,地震。三十九年,知州胡一俊重修堅固。

鎮堡附

三林鎮 泉掌鎮

平泉堡 按《州志》,在城北十里。

蘇村堡 按《州志》,在城北三十里。

泉掌堡 按《州志》:在城西北三十里。

周村堡 按《州志》,在城西三十里。

樊村堡 按《州志》,在城西南二十里。

曲村堡 按《州志》,在城南二十里。

蘭村堡 按《州志》,在城南三十里。

楊莊堡 按《州志》,在城東南二十里。

稷山縣

稷山縣城 隋開皇十一年建。明景泰初,知縣胡士寧修築。隆慶間,知縣孫倌增築,周五里十三步,高三丈,厚如之,池深三丈,闊一丈五尺。門五,角樓四,魁樓一,敵臺二十五。臺上有亭。崇禎四年,知縣李燧庭加築浚池。

皇清康熙元年,霪雨,崩壞城垣一百九十二丈樓臺。

九座,窩鋪一十五座。知縣孟孔脈重修。四十六年知縣謝兆龍繼修。按《縣志》,縣城門上起層樓,題其東曰望堯,西曰思禹,南曰帶汾,北曰屏射,東北曰引泉。

鎮堡附

小河鎮  ,下迪鎮  ,華峪鎮  ,大杜鎮,翟店鎮。

高歡寨 縣西五里。攻玉壁時所築。

斛律光寨 縣西北二十里,峪口村北。

魔軍寨 在蛾眉嶺,今呼「屯軍寨。」

管村堡 按《縣志》,在城東十里。

大杜堡 按《縣志》,在城東北二十里。

吳城堡 按《縣志》,在城西十里。

下迪堡 按《縣志》在城二十里,俱明嘉靖二十二年知縣于槁備盜而設。

絳縣

絳縣城 ,唐武德元年建。明正統十四年重修。成化七年,知縣陳能增修。周五里十三步,高二丈,池深一丈。門三:東曰「鎮峰」 ,南曰「絳陽」 ,西曰太安,門各有樓。正德間,知縣包得仁于城上修窩鋪十七座。嘉靖初,知縣唐夢璋甎甃女牆。地震後,知縣陳訓加葺。隆慶三年,知縣牛應龍增築,高五尺,池亦濬深。五年,知縣翟來旬于西門外增重門重樓。萬曆五年,西北隅崩,知縣王思治開北門以通出入。後知縣黃維翰修復,塞北門。崇禎十四年,知縣王敏增修北城敵臺二座,加高南門甕城上建重樓。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吳洪佐重修三門。八年,署印州。

同徐祚煥修建「西門甕城樓。」 十四年,知縣鄭始宏重建東南二門樓。十六年,知縣趙士弘重修鋪舍、女牆。康熙三十四年地震,三門城樓俱毀,未修。

鎮堡附

大交鎮  。橫水鎮  ,《鄭柴  南》《柳吉峪》。

范村寨 按《縣志》,在縣東十五里,今築為堡。南樊寨 ,按《縣志》,在縣東三十五里,周圍約二十餘畝,上可避兵。

郇王寨 按《縣志》,「在縣東二十五里郇王村東」 ,垣曲縣

垣曲縣城 。「城制初隘,金季展築。明洪武十八年,因水漲湮毀。正統十四年,知縣李哲補築,周二里一百八十步,高二丈,池皆平塞西、南、北三門。」 成化十五年,知縣馬禎重修。正德八年,知縣任旒開展西北,周四里。九年,知縣陳標開水東門、水南門以洩水。嘉靖五年,知縣張廷相補修建樓。九年,創開東門。是年,水溢南城圮。知縣李良翰築。十四年,又傾復築。隆慶間,知縣李自發易以磚垛。萬曆二十六年,南城水又傾圮。知縣仝梧補修「樹柳衛城」 ,後知縣呂恆重修垛口。四十六年,知縣梁綱增修南甕城一座,塞東門,于是科第聯綿不輟。崇禎四年,知縣張天德加修西甕城一座。六年,知縣段自宏幇修南城,裡面長二百三十三丈,寬八尺。七年,加修北門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