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7 (1700-1725).djvu/76

此页尚未校对

一座,又增城高五尺,恐寇扳樹伐柳。崇禎十二年,四面建敵樓十座,加修《女牆》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紀弘謨重建北門樓,祀《真武》。其

水東門西、北二門甕城今俱廢。四十五年,知縣許穀重修。按《縣志》:「城三門三樓、三角各小樓。東南建魁星樓,門扁北曰富春,南曰萬安,西曰永豐。」

護南城堤 明嘉靖十五年,創建沙堤護城,後河水衝沒。萬曆二十一年,知縣趙文炳慮水患,議修未舉,以欽取行。二十八年,炳巡按山西,發金三千餘兩,檄縣採石鬻鐵,共修石堤二百七十丈,廣一丈,高倍之,其深入地者幾半,堤民賴之,立「趙公祠」 ,有《記》。三十七年,知縣呂恆重修。

皇清知縣董爾性補修。康熙四年,知縣紀弘謨補修。

四十三年,水漲衝崩。四十四年,知縣許穀捐築礧石灌灰,較前加倍,歷年不受水患。

鎮堡附

瞽塚鎮 按《縣志》在北鄉。

王茅鎮 、皋落鎮 ,按《縣志》俱在西鄉。

胡村堡   、《峪子》村堡  、辛莊村堡、薛家堡   ,石家溝堡  ,劉村堡。

譚家溝堡  、東灘村堡  、北朵堡。

上敵原堡  、灣裡村堡  、竹園堡。

店頭村堡  、皋落鎮堡  、陳村堡、三堡,頭村堡  、上瞽塚村堡 、下瞽塚村堡,堰堆村堡  、馬村堡   、西邢馬堡、劉張村堡  、上澗堡   、北羊村堡、上王村堡  ,杜村堡   、下王村堡,崖底村堡  ,河西堡   ,澗底村堡、上丁村堡  、下丁村堡  ,回村堡。

王茅鎮堡  、官店村堡  、長治堡。

小王茅堡  、南蔡村堡  、交斜堡。

柳莊村堡  、青廉村堡  、《小趙堡》。

下亳城堡  、左家灣堡  、嶺後堡。

朱家莊堡  、白馬廟頭堡。

以上共堡四十九座,《府志》未載。按「縣志」 俱明崇禎年間修築,前後各不一時。

葛伯寨 ,湯征自葛始,即其地。南臨河濱,北倚山坡,有南北二門,人民聚居,可以防守,頗稱險隘。向有土城,係明季初年築。

霍州

霍州城 隋郎將宋老生嘗屯田于此。年久城頹,池平。明景泰元年,同知張莊修築,周九里十三步,高二丈,池深八尺,門四。成化初,知州張𤣱重修。正德間,通判柴凱復築,高廣倍舊制,各置層樓鋪舍。嘉靖二十七年,知州陳嘉言重建東門。

皇清康熙四十六年,知州孔興璉重修。按《州志》,州

城古凡兩徙,一徙汾河西三里,後復還今地。明景泰間,修築門四,一唐谷,一汾水,一朝陽,一鳳樓。嘉靖三十六年,知州褚相更題扁以新之。東曰「春熙」 ,西曰「安戍」 ,南曰「望陽」 ,北曰「拱極。」

市鎮附

辛置鎮 師莊鎮

吉州

吉州城 ,晉公子夷吾築。明景泰「初,知州王亨修,因山為城,周一里二百九十步,高三丈五尺,南臨山澗,四面無池。城中只容公署,全無民居。嘉靖間,知州蔣暘增築,計四里,門四,上建層樓。」 署州事鄉寧知縣李節亨,于西城增敵臺五座。

皇清順治間,知州萬全忠、南鵬俱加重修。按《州志》

古城在山上,削山為之,崇高險峻,周圍僅一里,城以內止有官署而無民舍。明嘉靖年間,知州蔣暘增築外城,計四里,南面臨河,皆係大石壘砌。東門名「太和門」 ,上建層樓,門外又築甕城。其門曰「長寧門」 ,上亦建小樓。西門名「永康門」 ,亦建層樓,其高聳與太和樓並峙。北門曰「淇北門」 ,上建小樓。南城有一水門,名曰「定遠門」 ,內城門曰「崇安門。」 明署州事鄉寧縣知縣李節亨,因西城外地勢最高,難以防禦,於西城建敵樓五座。明末寇氛昌熾,吉城失守,其敵樓半屬傾圮,又經風雨摧殘,太和樓倒壞將盡。知州萬全忠重修太和樓敵樓,又於內城山巔建層樓一座,崇安門內又有鐘鼓樓一座。

鎮寨附

桃源鎮 ,大度鎮 。三垢鎮 ,臨峪鎮。

馮家集

南山溝寨 州北六十里深山之中,四面俱係石崖,壘級以上一人扼吭,四面無從而上,刀箭砲石,皆不能壞。

「堨石崖寨 」 、「曹花平寨 」 、「樓兒山寨 ,俱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