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1 (1700-1725).djvu/11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廢,復置縣,屬汴州陳留郡。宋、金俱屬開封府。元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洧川縣

周春秋鄭之曲洧。漢神爵三年,置新汲縣於洧城,屬潁川郡。東漢、晉俱因之。南北朝劉宋屬南梁郡。東魏屬許昌郡。隋開皇十六年,陞為洧州。大業初,州廢。唐武德四年,復置洧州。貞觀初,復廢。宋改置宋樓鎮,屬尉氏縣。金興定二年,廢鎮始改為洧川縣,以臨洧水為名,屬開封府。元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七里。

鄢陵縣

周《春秋》「鄭邑。鄭伯克段於鄢」 ,即此。戰國謂之安陵。漢始置鄢陵縣,屬潁川郡。東漢、晉皆因之。南北朝東魏屬許昌郡。北齊省入許昌縣。隋開皇七年,復置鄢陵縣,屬潁川郡。唐、五代俱屬開封府。宋、金仍舊。元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六里。

扶溝縣

漢始置扶溝縣,屬淮陽國。以小扶亭有洧水之溝,因名。東漢屬陳留郡。晉省入新汲縣,屬潁川郡。南北朝後魏復置。東魏置許昌郡治此。隋屬潁川郡。唐武德四年,改置北陳州,尋廢州,縣屬如故。五代梁屬開封府。宋、金俱仍舊。元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里。

中牟縣

周春秋鄭邑。漢始置中牟縣,屬河南郡。東漢、三國、魏俱因之。晉屬滎陽郡。南北朝、劉宋因之。東魏置廣武郡治此。隋開皇初,郡廢,改中牟曰內牟,改內牟曰圃田,屬滎陽郡。唐武德三年,復改為中牟,並置牟州。四年州廢,以縣屬鄭州滎陽郡。五代梁屬開封府。唐復屬鄭州。晉、宋、金俱屬開封府。元屬汴梁路。明復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六里。

陽武縣

秦始置陽武縣,屬三川郡。有博浪沙地。漢屬河南郡。東漢、三國、魏俱因之。晉屬滎陽郡。南北朝東魏屬廣武郡。北齊省。隋復置,仍屬滎陽郡。唐屬鄭州滎陽郡。五代梁屬開封府。唐屬汴州宣武軍。晉屬開封府。漢、周因之。宋、金仍舊。元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八里。

原武縣

漢始置原武縣,屬河南郡。東漢屬河南尹。晉省。南北朝東魏孝昌中,復置,改屬廣武郡。北齊省。隋復置,後改縣曰原陵,屬滎陽郡。唐初復名曰原武,屬鄭州滎陽郡。宋初省入陽武縣,後復置。金屬鄭州。元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四里。

封丘縣

上古為封父國。漢始置封丘縣,屬陳留郡,尋析置平丘縣。東漢因之。三國魏屬陳留國。晉省平丘縣入焉。南北朝劉宋屬陳留郡。後魏省入酸棗縣,尋復置。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東郡。唐屬汴州、陳留郡,五代俱屬開封府。宋、金仍舊。元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六里。

延津縣

周。春秋鄭之廩延。戰國為韓所都。秦置酸棗縣。漢屬陳留郡。東漢因之。三國魏、晉俱屬陳留國。南北朝後魏併入小黃縣,尋復置,屬東郡。北齊併入南燕縣。隋開皇初,復置酸棗縣,屬滑州。大業初,改屬滎陽郡。唐復屬滑州。五代梁屬開封府。唐屬滑州。晉復屬開封府。漢、周因之。宋始改曰延津縣。金貞祐三年,陞為延州,尋廢州復置縣。元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蘭陽縣

秦為東明鎮地。漢置東昏縣,屬陳留郡。東漢因之。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俱廢。宋乾德元年復置,改縣曰東明,屬開封府。金析東明六鄉為縣,取其首鄉曰「蘭陽」 以為名,屬曹州。元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九里。

儀封縣

周,《春秋》衛邑,儀封人請見夫子,即此。漢為東昏縣地。南北朝、隋、唐、宋俱廢。金復置,始改曰儀封縣,屬曹州。元屬睢州。明屬開封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