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2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盤旋而上,懸崖絕壑,石澗瀑布,淙淙有聲,為一郡之勝。《舊志》云:「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處。」 按《史記》,黃帝披山通道,西至崆峒,其山在陝西。今據莊周所云「命駕於襄城之野」 ,禹州近襄,或即在此地與?

殿山 在州西北六十里。

柏尖山 近殿山

大龜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

大仙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相傳軒轅修煉於此。

大龍山 ,在州西北六十里。有五代漢高祖陵。小龍山 ,潁水經其下。

玲瓏山 :一名「輞山。」 石皆玲瓏。山腰有石洞,嵌空幽邃。郡人張南溟建書院於其地。

書堂山 州西北四十八里,相傳古人聚書處。逍遙山 在臨潁水,有漢中郎將墓,摩崖作碑,字多剝落,失考。

雪山 ,在州西北六十五里。

三磴山 ,在州西五十里。若三磴,上下皆有龍潭。

神后山 一名「大劉山」 ,在州西六十里,其土可陶。有漢高祖廟,明周世子於此獲《騶虞》。

方山 在州西,有太尉塚,樹柏猶存,失考。乾鳴山 ,在州西六十里。

夾龍山 在州西四十里。

鳳翅山 在州西三十里。

禹山 舊《志》:在州北潁水之南,下有禹廟,在州西南,宋元豐間重修。《北魏史》曰:「陽翟縣有禹山祠」 ,此其是矣。

三峰山 在州西南二十里,有宋庠墓。金陳和尚與元兵戰潰於此。明督師孫傳庭拒李賊,前鋒亦潰於此。

皇清沈荃詩:「秋色三峰麗。揚鞭指翠屏晴巒迷近遠。」

「錦樹雜丹青。笳吹林間發,霜砧野外聽。憑高聊放眼,髣髴對山靈。謖謖山風起,蕭蕭木葉乾。詞人揮玉碗,候騎簇金鞍。谷暝疏鐘動,天空過鴈寒。高唫猶未倦,微月上林端。」 《九山 》,在州西南三十五里。

呂梁山 塘口河源出其下。

柏山 在禹州東南,其峰秀出,與三峰山東西相望。

青屏山 在密縣北八里,其形若屏。

雲壟山 在密縣北三十里,一名「侵雲山」 ,三峰特起,勢插雲表。

開陽山 在密縣西北十五里,冬雪降即消。龍巖山 ,在密縣西北二十五里。起伏連延,其勢如龍,有寺曰「龍巖」 ,中有甘露泉。

香爐山 ,在密縣西二十五里,上有元帝廟,土人呼為「小頂。」

「橫山 」 ,有二,一大一小,俱在密縣西北三十餘里,東西相對。

大方山 在密縣西北五十里。山漸高大,林木森秀,下有綏谿,綏水出焉。

香峪山 在密縣西北五十里,有上中下三峪,山多產藥卉,中峪有虎跑泉。

蘭巖山 在密縣西北,接汜水西南境。《唐詩鼓吹》註:「昔有密人蘭公夫婦死於此,化鶴飛去。」 至今巖下有石成對,形如雙鶴。

織錦洞 ,在密縣西北五十里。

鳳凰山 在密縣西四十里,嘗有鳳集其上,故名。

火門山 ,在密縣南三十里,有洞豁然向離,因名。

柏崖山 ,在密縣南三十里,古柏成林,下有龍湫,俗訛「熊耳山。」

承雲山 在密縣東南三十里,土人呼為破荊山。據《水經》有東西承雲二水出其下,流逕超化寺前,則今之破荊,即古之承雲也。山巔有石,天將雨,則雲霧先出。

七敏山 在密縣東南,西連承雲,脈落相貫。超化山 ,在密縣東南,與承雲相接,有超化寺,洧水出焉。

石樓山 在密縣東北十八里。其山高峻重疊,狀若樓然。

靈巖洞 在密縣東四十里。

梅山 在鄭州西南三十里,高數十仞,周數里,其脈來自嵩嶽,為州鎮山。或謂舊多梅花,故名。下有龍池,小金水河源於此 。按《明一統志春秋》,楚蒍子馮率師侵費滑,還師於此。

泰山 在鄭州南四十里,以其能吐雲,不亞岱宗之膚寸而合亦名「泰山」 ,與梅山東西斜對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