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3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官兵趨而避之,莫敢誰何。」原其初心,不過求自衛耳。 但此輩多無籍之人,而強悍之徒也。黨類既多,肆行 無忌,或禦人于白晝,「而攫其行李者有之;或穿窬於 暮夜而劫其財物者有之。民雖被害猶多不敢鳴之 於官,畏其復來,加害愈慘。縱鳴於官,亦不過案候而 已,抑將奈之何哉?」今日河南之人,非無鹽之患,實鹽 徒之為患也。欲驅鹽徒使不為害,又非可以法制禁 令為也,亦惟於鹽法而少變通之耳。夫鹽徒之所販 者,豈「盡本土私煎之鹽哉?蓋河北彰德、衛輝,長蘆行 鹽之地也;河南汝寧、陳州,兩淮行鹽之地也。鹽徒興 販,在北者取之長蘆,在南者易之兩淮。」是河南五府 名屬河東,其實所食者長蘆、兩淮之鹽矣。民食朝廷 官鹽,乃今假手于鹽徒之私販,不亦深可惜哉!為今 之計,莫若量為通變,近北者分屬長蘆,近南者分屬 兩淮,近西者仍屬河東。庶鹽行既便,其價自減,彼私 販者不禁而自息矣。說者曰:「河東一運司也,行鹽地 方頓減若干,其誰與我?」殊不知運司所職掌者,國家 之課也。地方減則課亦減,而催辦更易矣。況《會典》所 載,開封一府,原隸山東者也,後乃改入河東。當時可 改,今獨不可改乎?汝寧一「府,舊隸河東者也,今乃改 入兩淮;汝寧可改別府,獨不可改乎?」或又曰:「長蘆、兩 淮各有常課,驟增若干,其誰與我?」是不然。河東之鹽, 生於池者也;長蘆、兩淮之鹽,生于海者也。池之所生 有限,而海之所生無「窮。長蘆臣猶未親見,若兩淮,則 臣作縣時所熟睹者也。鹽包堆積,如茨如梁,必五年 而後掣,商人往往告困。若於淮北每歲四單之數如 掣一單,抑或於每單之中加增若干引,民與商人實 兩利之也。」言兩淮則長蘆可例知矣。以此有餘,補彼 不足,於國課既無所損,而鹽徒以息,地方以寧,於黎 民尚亦有利。凡此不過一轉移之間耳,亦何憚而不 為耶?此事凡行部地方者皆知之,苐以事有專責,言 輒顧忌,獨不思以各官視之,各人之事也;以國家視 之,一家之事也。裒益國家之稅課而奠安國家之人 民,有何不可,而可以成心拘之哉?臣河南延津人也。 延地鹵薄,民皆煎鹽以供賦稅。昔巡撫于謙題淮通 行,故相延至今,未嘗有官鹽發縣者。臣乃瑣瑣言之, 蓋目擊鹽徒之害,恐起他變,一念杞人之憂,不容自 己,實非為桑梓私也。伏乞敕下戶部,再加查議。如果 臣言不繆,轉行河南撫按,會同各巡鹽御史虛心酌 議,因其遠近,從便分屬。即量減河東之引,分派兩處。 則中原之地永無意外之虞。其有裨於國家非淺鮮 矣。

《大梁書院碑記》
李夢陽

大梁書院田成。或問:「書院有田乎?」李子曰:「有哉,趙宋 之肇也。睢陽、石鼓、嶽麓、白鹿四者,其巨矣。然必田焉 祭也以達乎養,何也?聚人之所必廟,其所師廟必有 祭,祭非田何出矣。聚而不養則散,制散成聚,莫先乎 財。《易》曰:『何以聚人』?曰財。故田者,財以之生,養以之成 者也。」曰:「田若是急乎?」李子曰:「聞之先王,天地非養無 以物,聖人非養無以民,士非養無以成身。故養者,天 以之生,地以之行,人以之成。」是故二氣推盪,風霆流 行,消息往來,各足其精。天地之養也,則民因利,嘉穀 時成,制恆備好,壽康安平,聖人之養也。審今酌古,仁 緯義經,厚積廣施,性堅德明,士之自養也。是故先王 之待士,與民異田作代耕,何也?不如「是無以專志而 業精也。故士群之庠序,別其衣冠,程其餽廩,端其術 業,凡以異民也。後世則又選勝而區稔,拔其良聚焉。 於是有積書之院,祭養之田,又以異士而考成也。」曰: 「竊聞之孔子: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敢 問士易聚而難成,何也?」曰:「聚非其聚也。予嘗躡大梁 之臺,造院謁祠,登堂」陟閣矣。叢篁茂林,長廊委翳,鳥 鳴狸走。問曰:「士奚不聚也?」曰:「無田。」曰:「祭乎?」曰:「祭,有司 辦之。今田矣,士仍不聚也。」問之曰:「無倡之耳。故曰聚, 非其聚也。」曰:「知難聚而必田之,何也?」曰:「善身者不以 一噎而捐食;善田者不以一歉而棄穡。故寧田而難 聚,聚而難成,而不可使天下無養士之稱。」於乎!識斯 義者,可與成亹?亹言變通與?《詩》曰:「視民不恌,君子是 則是傚。」茲之謂也。是田也,都御史內江李公、監察御 史吉水毛公實倡之,而提學副使歷城邊公贊之,後 都御史道州何公與監察信州汪公、大名王公、桂林 喻公成之。是田也,更數君子,而其勢愈興,久而彌貞。 嗟吾士!自是其聚也夫,其聚也夫!

《翛然臺記》
前人

草堂之東,築臺高二丈餘,所登臺四望,「雲冉冉在桑 榆」,蓋千里外見也。人心不天遊,則視壙埜崇原大澤, 天地日月星辰,霜露朝夕煙霞之變,寒暑草木,往來 榮枯,皆與已不干涉。視壙野崇原大澤,天地日月星 辰霜露朝夕煙霞之變,寒暑草木,往來榮枯,誠與已 干涉。於是觸予目者罔不樂也。臺貴高,高則遠,遠則 無所不見。予臺不高,望之千里外皆見,地使然也。無 所不見,則其樂充滿;其樂充滿,則翛然矣。《莊周》曰:「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