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3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國東漢、三國、魏、晉皆因之。南北朝劉宋屬南梁郡。後魏改縣曰蕭,屬沛郡。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縣,始改曰虞城,屬梁郡。唐武德四年,改置東虞州,尋廢,復為虞城縣,屬宋州睢陽郡。宋屬應天府。金廢。元大定二年,復置,屬濟州,復屬濟寧路。明屬歸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四里。

睢州

周春秋為宋、陳地。秦置襄邑縣,屬碭郡。漢屬陳留郡。東漢因之。三國魏、晉俱改郡為國,縣屬如故。南北朝劉宋屬陳留郡。後魏屬梁郡。東魏屬陳郡。北齊併入雍丘縣。隋開皇六年,復置縣,仍屬梁郡。唐屬宋州、睢陽郡。宋政和四年,置拱州,以縣屬焉。金始改拱州為睢州。元仍舊。明洪武省襄邑入睢州。十年,罷州為睢縣,尋復改州,屬開封府。嘉靖二十四年、改屬歸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里。領縣二:

考城縣

周為戴國。春秋時鄭取之,改曰穀城。秦置甾縣,屬碭郡。漢屬梁國。東漢始改為考城縣,屬陳留郡。三國魏改郡為國,縣屬如故。晉廢。南北朝劉宋復置,屬濟陽郡。後魏改曰考陽,屬北梁郡。東魏改曰考縣,屬沛郡。北齊又改曰城安,屬濟陰郡。隋開皇十八年,復為考城縣,屬梁郡。唐武德四年,改置東梁州,尋廢。州仍置縣,屬曹州濟陰郡。五代、晉、漢屬開封府。宋初屬拱州,尋還故屬。金、元俱屬睢州。明屬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

柘城縣

上古朱襄氏邑。周春秋時為陳株野地。漢置柘縣,以邑有柘溝,因名。屬淮陽國。東漢屬陳國。晉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始改曰柘城縣,屬梁郡。唐初省入穀熟、寧陵二縣。永淳初,復置,屬睢陽郡。宋初屬應天府。崇寧中,改屬拱州。金、元俱屬睢州。明洪武七年,省入寧陵。十年復置,屬睢州。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歸德府疆域考  通志府州縣志合載

歸德府疆域圖

歸德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江南徐州之蕭縣界,二百九十里。

西至開封府之杞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開封府之陳州界二百五十里。

北至山東兗州府之曹縣界,七十里。

東南至

東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東西廣四百七十里,南北袤三百二十里。由府治西至本省城三百里,北至

京師,陸路二千里,水路二千三百里。

商丘縣:附郭。

東至夏邑縣界六十里,又至江南徐州蕭縣三百里,地接徐州,路通淮安府。

西至寧陵縣界四十五里,又至睢州一百二十里,地接杞縣,路通開封府。

南至鹿邑縣界七十里,又至汝寧三百五十里,地接光州,路通固始縣。

北至山東曹縣界七十里,至曹縣一百一十里,地接清豊,路通開州。

東南至江南亳州界九十里,又至江南宿州三百里,地接靈璧,路通鳳陽府。

東北至虞城縣界三十五里,又至單縣一百二十里,地接濟寧,路通兗州府。

《西南》至柘城縣界九十里,至柘城縣一百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