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4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九卷目錄

 衛輝府部彙考三

  衛輝府學校考

  衛輝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四百九卷

衛輝府部彙考三

衛輝府學校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

衛輝府儒學 「在府治東南,始建未詳。元初知州王昌齡,至元間總管陳祐、湯德輔,大德間總管宋昌繼修。至明洪武三年同知吳鼎重建。正統十一年知府張亨、成化元年知府趙文博,十一年知府邢表、同知張謙繼修。」 弘治十一年因建。封汝府割講堂基,知府金舜臣治廟東隙地為明倫堂。知府嚴禎繼葺,始完。萬曆十三年,因建《封潞府》,展拓地址,割及儒學,移置正殿、兩廡、廟門、櫺星門。於明倫堂前增鑿泮池、殿堂、齋廡、祠坊并教官宅舍,悉更移一新之。俱是年知府周思宸建,照磨張孟董工。

先師廟五間。東廡、西廡各十六楹。

啟聖祠 舊基在儒學門內,年久損壞。知府胡蔚先於康熙三十二年七月捐俸移建三楹,並廈於明倫堂後,有碑記。廟門、櫺星門各三間。名宦祠 在二門外之左。

鄉賢祠 在二門外之右。

教授宅

訓導宅 在文廟東

文昌閣 在文廟東南

學田 共十頃,萬曆十二年知府周思宸買,坐落雙上、安都二村。每歲除佃戶辦納公差外,實徵租銀三十兩。汲縣管糧官徵收貯縣庫,以備本府課士諸生之用。

府學 舊在城內之東隅,崇禎八年遷西關衛河之北岸。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府沈奕琛重修。

義學 共五處:一在府前,一在新城裏,一在德勝關北,一在德勝關南,一在南關。郡守胡蔚先捐俸延師教授民間子弟。

汲縣儒學 「初在府城內舊縣治東北。洪武初,即三皇廟基改建。成化元年,知縣盧信增修。弘治十一年,因建封汝府,拓地徙置府學西,知縣宋瑭建。正德十二年,復建文廟於府學西。嘉靖三十九年,知府陳慶重修。萬曆十三年,因建封潞府,復徙城東南隅。」 知府周思宸、知縣趙世德、李賦秀建,規模未備。崇禎四年,知縣屠弘儒允生員李肇基、劉弘潤等之請,遷縣治東基,用布政司行署功未完,備於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石邦柱捐資合紳衿修理殿

廡門壁悉易以廢藩,磚石煥然一新。又創建「啟聖公祠」 ,栽種「柳柏」 桃李。每日公餘,即躬督夫匠,務極堅整,歷數月不懈。學諭祖衍嗣、訓導王廷議、貢生董繼儒、鄉約吳承惠等實贊襄之。大成殿五間,東西廡各五間,櫺星門戟門三間,泮池橋石欄環抱。池中得一古井,甘洌異常。

啟聖祠 在明倫堂後。順治十八年,知縣石邦柱建。

「敬一箴亭 」 舊在明倫堂前,今改建啟聖祠北。尊經閣 ,今無 。文昌閣 、奎光閣 ,學門內。名宦祠 在戟門左。

鄉賢祠 在戟門右

「明倫堂 」 五間,「在大成殿後。」

教諭公廨 在明倫堂東。

訓導公廨 今廢

社學 五處,知縣佟國瑞設立。

學田 學道學田地原額五頃二十畝,見種成熟地一頃六十畝,每畝徵租五分,除荒徵熟,每年租銀八兩解學道發賑用。

外州縣

胙城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至正間,縣尹姜師望建。至明洪武三年,縣丞殷鑑重建。十年,縣革,學廢。至十四年復置,知縣程子靜重修。弘治間,知府張謙、知縣謝咨、吳漳。嘉靖間,知縣任佶、王邦正、王誥,隆慶間,知縣陳永直,萬曆間,知縣霍炳、戴誥、邢登雲繼修。櫺星門三間久廢。門東西二坊:一書「德配天地」 為丹山起鳳坊,一書「道冠古今」 ,為滄海騰蛟坊,久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