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4 (1700-1725).djvu/110

此页尚未校对

應奎樓 在東南城角上。

石坊一座 在櫺星門內。明嘉靖三十七年,知縣陳葵建。北字曰「龍門春曉」 ,南字曰「蟾窟秋香。」 名宦祠 三間,在戟門東。

鄉賢祠 三間在戟門西。

文昌祠 三間。明隆慶間,知縣王誥、陳永直相繼遷於起鳳坊外。萬曆六年,知縣徐峨遷於戟門西,後又遷於名宦祠之東。別為一區,繚以周垣,獨尊其祀焉。

皇清順治十二年,訓導劉有本重修。

先師殿 五間明萬曆三十七年,知縣邢登雲修。

葺。順治十三年,訓導劉有本、知縣劉純德捐俸募眾重修。

「啟聖祠 」 三間在先師殿東北,久廢。

敬一亭 在明倫堂後,久廢。

明倫堂 五間明萬曆四十年,知縣邢登雲重修。崇禎八年,知縣米壽圖「繼修。」

教諭、訓導公廨 久廢。

射圃 久廢

社學 二一在縣西門內,一在南門內。萬曆九年,知縣霍炳建。

新鄉縣儒學 在縣治東。宋元祐五年,縣令李可久建。大定間知縣段希顏重修。貞祐間毀於兵。元至順二年,縣尹邢思誠重建。明洪武三年縣丞王克敬,天順元年知縣楊清,弘治七年知縣王統,弘治壬子知縣李全重修,義官臧榮「助工。」 十六年知縣陳璣,十八年知縣儲珊,隆慶間知縣張範,萬曆間知縣于應昌繼修。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王克儉康熙二十七年知縣。

張毓麟增修

大成殿 ,「嘉靖間,知縣余相重修。弘治間,義官臧榮捐資易以石楹。」 康熙二十七年,知縣周毓麟重修。東西增「聖域」 、「賢關」 二坊。戟門,東西有角門,前有泮池。尊經閣在學宮左。下為桂香殿,供文昌。

啟聖祠 在教諭宅後。康熙二十七年,知縣周毓麟重修。

晦庵祠 舊在教諭宅後。康熙二十七年,知縣周毓麟改建啟聖祠前。

名宦祠 在尊經閣前。順治間,知縣王克儉重修。

鄉賢祠 在尊經閣前

土地祠 久廢

明倫堂 :在大成殿後。康熙三十三年,知縣李登瀛「重修。」

教諭宅 在「明倫堂後。」

訓導宅 二所俱廢

學舍 萬曆間,梁問孟建,今廢。

射圃 今無考

社學 :在城市二所一在東門內街南、一在東關驛左。

義學 康熙二十七年,知縣周毓麟建。一在太僕寺舊址,建坊。一在東關。

獲嘉縣儒學 在縣治西北。宋建,金兵燬。元至元間教諭王思誠、至正間教諭王寅重修。明洪武三年,知縣熊邦基重建。景泰七年知縣薛良、天順四年知縣邢表、成化十八年知縣吳裕重修。嘉靖十一年,知縣羅沂、教諭周曉以學衝逼南門,移東十餘丈更新之。三十一年,教諭徐廷徵偕耆民徐良等重修。隆慶元年知府張昇,萬曆六年知縣張一心繼修。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馮大奇捐俸,悉鼎新之。

大成殿 五間,東西廡各十六間,戟門三間,泮池、櫺星門三座。

明倫堂 五間

啟聖祠 三間

名宦祠 三間在戟門左。

鄉賢祠 三間在戟門右。

土地祠 一間,在大成殿左退。省堂三間,神庫二間,省牲亭三間,會饌堂五間,庫房二間,廚房二間,東西號房各十間。以上俱康熙甲子知縣馮大奇重修。

魁星樓 三間,即《儒學門》。

教諭宅 一所,在明倫堂左。

射圃 在學宮西

社學 在興賢街南。成化中,知縣吳裕建。

皇清順治辛卯,知縣馮雲朝重修。

學田 五頃零四畝,久廢。延祐五年置,七年立碑。

義學 三處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馮大奇創建;又設別館 ,擇生員有志進取能文者數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