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4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九十八卷目錄

 歸德府部藝文二

  帝嚳廟碑記        元范溟

  閼伯祠記略        侯有造

  重建伊尹殿記略       前人

  伊尹墓祀記        張元忠

  重建雎陽雙廟記       徐琰

  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    侯有造

  重修微子廟記       明倪岳

  重建協忠廟記       羅汝敬

  重建雎陽五老祠記      呂柟

  雎陽五老遺像碑記     朱景賢

  護城堤記          李嵩

  歸德府儒學重修記      沈鯉

  流臘坡新溝記       王四維

職方典第三百九十八卷

歸德府部藝文二

《帝嚳廟碑記》
元·范溟

雎陽南四十五里,有岡阜蟠踞爽塏,實古高辛之墟。 上有古城,城北有古丘,丘之陽有帝嚳之祠。祠有二 碑,其一宋開寶六年,其一金崇慶元年。聞諸故老,石 刻尚多,皆燬於金季。《史記》云:「高辛,地名,因以為號。嚳 名也,載諸史牒,歷代祀典可尋。」其殿宇歲久圯壞,雖 常有修之者,皆弗克就。於是張信等相協傾貲,因其 故址,鳩工遴材創建立正殿三間。基址壯大,棟宇弘 敞,輪奐炳燿,聖像增新,冕旒顒若。仍圖《八元》於東西, 帷幕几筵,罔不畢備。始構於天曆己巳仲秋,落成於 至順辛未季春。參政雎陽王公仁齋命掌書范溟作 文,以紀其實。竊謂帝之德業世系,廟之沿革與興前 碑,考之詳甚,茲不復載。敬作《迎送神辭》二章,貽鄉人 歌詠,使興起敬慕之誠,俾無怠也。辭曰:

帝之來兮乘蒼龍,赤豹先戒兮黃羆從。衣丹霞兮烜 赫,佩明月兮玲瓏。惟帝陟兮茂禎福,惟帝格兮祓災 凶。翔龍旂兮日下,渺鸞輅兮雲中。沐蘭浴華兮弱質, 斂芳食菲兮愚衷。龡參差兮奏疏越,擊玉磬兮叩金 鏞。舞靈巫兮媚嫵,奠桂醑兮芳醲。帝之來兮不來,千 秋萬歲兮故宮。右迎神

帝之去兮駕玉虯,畢方並轄兮飛廉。騶節煌煌兮捐 金玦,鸞噦噦兮還瓊輈。惟帝福兮雨暘若,惟帝威兮 疵厲瘳。元冕拱兮豐樂,翠華竦兮隱憂。㪺石泉兮清 酌,采澗蘋兮潔修。築蘭宮兮桂室,張蕙幌兮荃綢。仁 為樽兮義為俎,忠為肴兮誠為羞。帝之去兮不去,千 秋萬歲兮神州。右送神

《閼伯祠記略》
侯有造

雎陽,古宋地,本帝嚳高辛氏子閼伯所居之商丘,丘 距城三里許,高八十尺,周二百步。丘之精氣上應列 星,世傳閼伯臺即是丘也。郡乃辰宿之分,伯遷此主 其祀,此《帝王世紀》《春秋》杜預之論也。陶唐氏以為火 正,曰伯者,所以有功而食其墟。商丘祠宇在照碧堂 之西,此晁補之之手筆也。伯火官,掌祭火星,行火政, 「後世以為火祖。相土,契之曾孫代伯宋其後也。」此《事 物紀原》胡宿之策也。爰《三紀》所載,與預宿諸儒之論 考之,帝嚳都於亳,陵廟咸在近郊,距是邦餘一舍,世 號「高辛里」,歷亙古而不易。夫伯固,帝之子,黃帝五世 孫,聖裔也。唐堯亦帝之子,以火德王,而伯主辰祀,迺 聖德也。聖德聖裔,血食一方,固無疑矣。後之作者,不 失《商丘扁祀》之舊。舉是祀者,稽乎此制,遵乎此典,庶 幾可也。祠廢壬辰之變,其所存者惟丘耳。後人不稽 所以然之故,遂建王母祠於其上。逮至元大德間,相 國史公開府子棣知此郡,今翰林侍讀學士李銓為 府倅,前太子諭德趙惟新判歸德,語翰林國史院編 修官江漢、高郵幕官劉滋、內翰李皞傷流俗之謬舉, 亟命以閼祠易之,凡數年終,輟前論。後又歷年三十 餘載。江西行省參知政事王公仁亦常語郡之右族, 以伯祠興復為託,未有以應之者。建康財賦提舉范 君廷璧,聞公之論,奮然立為建祠三楹,於是丘絕頂, 徙王母祠於丘麓,不煩有司,不勞民力,凡棟桷榱題 之用,工匠百色之需,像設如制,器皿咸新。凡用寶鈔 三百錠有奇,皆廷璧己貲。

《重建伊尹祠記略》
前人

糓熟之南舊縣即古亳故墟。《圖志》散亡,無從考證,亦 不知何代而建。兩城之間有塚,畝餘三十之廣,世為 「伊塚。」塚前建祠,祠設其像,即古巡檢李士良率鄉耆 十溫輩創建。歸德總府歲時遣官致祭,亦嘗奉詔,非 常祀也。

《伊尹墓祀記》
張元忠

糓熟,昔為名鎮,乃三亳故墟之一。《外紀》所載,伊尹沒, 帝沃丁以禮致葬於亳,即其地也。世傳伊墓在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