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4 (1700-1725).djvu/32

此页尚未校对

攻其南、李君率瑭攻其東北、章君率希周攻其西。於 是,俞君、黃君饋餉不絕,屢戰屢捷,斬俘前後凡千五 百有奇,焚賊舟二十六艘,溺者無算,中土遂平。公獻 捷闕下,褒其功,賜以金幣,仍進俸一級。命既下,藩、臬 長貳諸君謂公「奇勳偉績,不可泯泯,請余記之,以告 來者」,且以為公賀。睦桔固謝不獲,乃序其事,系之以 詩曰:「明明皇祖,奄有萬方。三綱聿舉,九法畢張。化澤 汪濊,敷於遐荒。百八十祀,維熙維康。蠢茲妖孽,敢恣 猖狂。淵藪逋逃,縱其四掠。壞我室廬,陷我城郭。焚炙 剝戮,式罹慘虐。鄢、潁、太康,原野蕭索。震驚畿輔,撼搖 濠、亳。顯顯中丞,來監於茲。峨冠豸服,躬視王師。」謀而 泉默。斷乃雷施。裒集庶士,如熊如羆。誓以必剋,靡貳 靡疑。一遇襄城,再鼓南甸。干旄蔽霄,戈矛掣電。虎旅 桓桓,直擊夾戰。元兇既殲,脅從奔竄。渙若霧消,解如 冰泮。群宄肅清,捲甲戢兵。中丞稽首,陳於大廷。匪臣 之為,實帝之明。自玆而往,疆場謐寧。女供於織,男樂 於耕。天子嘉之,載蕃寵錫。榮冠中臺,聲被四域。儷美 康侯,比隆「《召伯》。秩秩大猷,暉暉令德。永翊我明,百僚 是則。」

《顏魯公祠記》
喬世寧

顏魯公守平原,功大,故祠祀。平原當時義烈終蔡州 也,乃蔡又祠祀焉。而瑯琊祠則又以文獻故里也。歸 德舊無魯公祠,歸德祠則建自監察御史王公楠。君 子曰:「禮有以義起者也。」始王公視事歸德也,問郡中 故實,郡,唐之宋州地,有《八關齋會報德記》石幢云。《記》 蓋顏魯公撰書在故開元廢寺中。自會昌時詔毀,而 是記也。以時禁嚴,乃亦毀其半以應詔使。而後刺史 崔倬者復訪其摹本補刻焉。碑有善有不善,故今有 顏、崔之辨云。監察公既閱武歸,過廢寺下觀焉,而參 政喬世寧、僉事賈君樞、郭君惟清、都指揮韓君璽從 之,見所謂石幢者,柱形八面,頂如覆釜,顧材製特異, 而魯公又詞翰並佳,斯亦可謂郡中「三絕矣。」已。乃讀 其記,則宋州刺史徐向,率屬吏父老,為河南節度使 田神功建也。神功救李岑,解宋州之圍,此其恩德宋 州者甚大。故方其寢疾也,而宋州將吏為作《八關齋 會》云。公乃又顧嘆曰:「八關者,乃佛氏戒規也。而飯僧 懺悔,事不雅馴,不足傳於後世。」學士家何以稱焉?彼 獨重魯公書也。嗟乎!「魯公以風節高世,乃後世徒以 其有《六書》之遺意,豈所謂掇華棄實者也?宜以廢寺 為魯公祠,以表風節,且令郡中有以知魯公也。」乃遂 檄郡守南君逢吉將事,而命世寧為記焉。世寧徘徊 石幢下而愴然悲焉,曰:「斯非睢陽故地邪?往祿山之 叛也,監城守義者,惟平原與睢陽耳。當其時,北招河 朔,南」蔽江淮,令唐不遂亡者,獨以平原、睢陽故也。今 睢陽人論張、許事,無不憤惋泣下者,彼獨不並念魯 公邪?故曰:「禮有以義起者也。」乃世寧又覽《魯公傳》,見 田神功者,蓋魯公始招起焉。是神功宋州之澤,皆魯 公所遺也,而郡祀獨闕然湮滅不報,何哉?又見其遣 使靈武,謁帝鳳翔,又獨以忠諒經略河北,「此固以身 殉天下者也。而希烈之難,成仁取義,千載高焉。統之 功亞李、郭,節並張、許,所謂社稷臣者非邪?即靈武、鳳 翔與河北諸郡,皆可以忠貞報祀,寧歸德也?」顧歸德 人獨愛護石幢,舊覆以亭,亭北新作堂三楹,以僧徒 守之,蓋稍存《八關齋》故事耳。會將造佛像其中,而監 察公至,即改設《魯公主》,令春秋祀焉。乃議其典則,視 諸張、許,而題其堂曰「顏魯公祠。」蓋帑無費金,民不知 役,而表忠顯義,施於後世,固激揚之風也。今而後,郡 中知魯公矣。公嘗為監察御史,雪河、隴冤獄。已又使 河東,以風裁著,而王公楠以御史巡察,其嘉尚若此。 此其中蓋有合也。

《睢州新城記》
嚴訥

城於睢州之南,自御史中丞華陽章公始也。「睢舊城 以河數溢污矣。南有高阜,延袤若干里,徙業者萬有 餘家。公駐節其境,思有以保障之,因士民之合辭以 請,而樂自輸其貲也。乃詢乃諏,乃相乃營,乃即南郛 故址,崇其卑,厚其薄,周聚廬之攸止而斥築焉。其長 十有二里,其高二丈有五尺。其圍之步,積而數之,三」 千八百有奇。櫓雉相望,屹立蜿蜒。蓋經始於嘉靖戊 午之仲秋,迄明年己未季春告成,而睢人於是乎究 安矣。夫設險以守尚矣,《往志》弗備著,即如今江南大 邑,往往弗城。宰相顧文康,崑山人也,以言於朝,請城 崑山。初城時,有識者多迂之,未書德焉。居無幾何,倭 人跳梁,而無城之邑,若松之上海;附城而叢聚,若《蘇 閶門》之郛。其處不知凡幾,而悉為所魚肉殆盡。崑山 被攻尢甚,數且久,勢孔棘矣,獨賴城而保。崑山之人 至是始知文康公有大庇於我,率貌公家祠之。頃又 請於朝,命有司特俎豆之。其他因驚而城,若我常熟, 亦不知其凡幾。雖成於倥傯間,而百萬之命亦得免 於糜爛。然徵求民於荊棘之後,勢必滋憊。嚮使無事 時,率如文康公議預備之,則力既完而費又有經,豈 不為計之得哉?河南多椎埋剽攻之徒,如頃師尚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