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4 (1700-1725).djvu/55

此页尚未校对

棲隱處

大頭山 在魯般門西北,乃九州之絕險,為四十五福地。山磴攀蘿而上,則庾袞眩墜處。紫團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山產紫團參,人呼為「截谷參」 ,蓋生必在山谷之口也。

聖符山 在縣東南四里。宋宣和間,道人張常清煉真於此,能書符活人,因名。

萬泉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山多泉,聲振岩谷,故名。

礦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有青鐵礦,申村煽爐,至今鐵滓尚在。

柏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其山產柏茂盛,因名。礪山 在縣北六十里。其山有礪石,資為世用。樓兒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山有大樓、小樓,每夏秋間有雲霧結成樓閣,因名。

流沙嶺 在縣西南三十里。其嶺多沙,遇暴風飛走如流。

將軍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黃水 ,在縣北五里。《水經》曰:「源出黃花谷北崖,下雞翅洪。」

武平水 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武平寺後。「葦泉 」 ,在縣西北十五里。源出川澤,東南流與洹水合,因生葦特茂,故名。

雙泉 在縣西北二十里。

三擁水 ,在縣西南三十里。

淅水 ,在縣南三十里。

滄溪 ,在縣西北四十里。《水經注》云:「滄水北經魯班門西北,至偏橋東,又北合白溪水,過磻陽城西北流注于漳水。」

羊兒池 ,在縣東南五十里。世傳「池水清,邑有兵。」

漳河 其源有二:一出山西潞河長子縣,名濁漳;一出平定州樂平縣,名清漳。合流經臨漳館陶縣界,入衛河。

七泉 在縣東南。七泉社地出泉有七竅。洗參池 在縣治西。相傳為王母洗藥之地。照碧池 在縣治西南。池水清徹,可以照物。新開水 即天平山水,與黃華山水。元至元五年,知州事李漢卿鑿渠,導天平山水,自西南引入城濠,人汲甚便。

桃源水 在縣天平山之龍洞,由元都觀前東流,注南關阜民池,引入縣署學宮泮池。

磁州

神麇山 在州西四十里。形如鹿麇,故名。賀蘭山 ,在州西北三十里。宋賀蘭真人隱居于此,故名。

白土山 在州西六十里。地產白土,如粉可繪。滏源泉 在州西四十里。湧沸翻瀾,如湯出釜,隆冬則溫,盛夏則冷。

黑龍洞泉 在州神麇山底石罅中,如龍之噴水。

開河 在州東北五里

滏陽河 即龍洞、鼓山二泉匯而為一。

賀蘭河 在州西北三十里。其水從賀蘭山出流泉 ,在州西白土里。群山翠擁,有泉下流。八字澗 ,在州西北七十里,支分泒引流為八字。

五瓜渠 ,在州西十里。

西閘 在州西十二里

東閘 在州東北二十五里。

武安縣

紫金山 在縣東二十里,下有紫泉出焉,泉色蒼碧,山色返照則赤如金,生九節菖蒲及烏石。有晉王喬洞,元太保劉秉忠隱室。

磁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宋置滏陽,元以名州。產鐵及磁石。

靈山 ,在縣東二十里。

粟山 ,在縣南十二里。秦白起拒趙廉頗於此。起將絕糧,命將士以布囊盛粟積山巔,趙軍乃退。土人呼為「粟山。」

赭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山石皆赤,故名。脫甲嶺 ,在縣南三十里。隋軍敗竇建德,解甲此山。

鷟駐嶺 在縣南三十里。鳳常止此,故名。玉峰山 ,在縣西十八里。其山草木不生,岩石望之如玉。

香爐山 在縣西五十二里。山畔有石,形如鼎立,上有雲氣旋繞,如煙篆然。

青龍山 ,在縣西二十里。

滴翠岩 在縣西十五里。泉懸石壁,滴如鍾乳。天井嶠 ,在縣西八十里。適晉要途,削壁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