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4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如井狀,下有「黑龍洞。」 昔撫按因其險,檄縣築隘以禦,迄今雉堞如故。

皇母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相傳趙太祖西下河東,聖母隨之。

白雲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絕壁獨徑,可避兵燹。

定靜岩 ,在縣西北八十里,舊名「定晉岩」 ,其山高百餘仞。

鼓山 ,在縣南三十里,有二石如鼓,南北相當,叩之有聲。《冀州圖經》:「鄴城西有石鼓,鳴則兵起。」 高齊之末,此鼓常鳴,而齊遂滅。隋末,鼓又鳴,聲聞數百里,而隋亡。

寖水 ,在縣東三十里。

南洺河 在縣南八里

北洺河 ,在縣北八里。

響水河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水注石岸,淙聞數里。

聖水池 ,在縣西六十里。其地無井,居民千家,仰給不匱。

化癭池 ,在縣西四十里,闊十八畝,有癭者飲之可化。

白龜泉 在縣東北二里。北有龍王廟,歲旱禱雨,有白龜現,雨即降。

曹公泉 在縣東北八里。元曹生隱此,故名。「儒教河 。」 源出太行山,流至武安縣沙窩里,伏流至洺河。

通利渠 在縣西里許。每值霖雨,輒遭水患。明成化二十二年,知縣李永昂注水入洺,民賴之,謂其渠曰「通利。」

涉縣

青頭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

熊耳山 在縣南十里。山峰有石,形如熊耳。風洞山 在縣西南十里。洞口時出大風。山上建龍王廟,有司致祭。

龍山 在縣東北,形如龍。

符山 ,在縣北四十里。

唐王山 ,在縣西二十里。傳唐王駐蹕此山,故名。

神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

台科山 在縣。即李鑑遇仙處。

鐵馬岩 在縣西三十五里。可避兵。

搖鈴岩 在縣南二十里。亦可避兵。

虎頭山 ,在縣東一里。《魏都賦》云「虎澗」 ,即此。韓王山 ,在縣東五里。《通鑑》云:「韓信擊魏豹,定河東,北舉燕、趙,駐兵於此,故名。」

紫雲洞 ,在縣東南四十里。中有潭,水極清冷,遇旱取之輒雨。洞似龍口,僅容一人,常出紫色雲氣。

玉泉 在縣東一里。其源大小不一,湧如珠玉,因以得名。

水溢河 在縣北四十里符山麓。

城西渠 在縣

王公堤 在縣城東南。歲被河水衝崩,民不寧居。元延祐間,知縣王琚仁作堤一道,以防河患。「城西渠 ,金承安三年縣令李遹所開,溉田可千畝,引入城中,以資民用,積久湮廢。嘉靖末,疏濬通行,民咸利之。」 今雖阻塞,故跡猶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