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4 (1700-1725).djvu/8

此页尚未校对

頤鄉 ,未詳其處。按《史記灌嬰傳》:「攻苦譙復,得亞將周蘭,與漢王會頤鄉。」 徐廣曰:「苦縣有頤鄉。」 垓下 ,在縣東十里。《史記》:「高帝五年十二月,圍籍垓下。」 《索隱》曰:「張楫《三蒼注》云:『垓,堤名』。」 《正義》曰:垓下是高岡絕巖,今猶高三四丈,在亳州真源縣東十里,與老子廟相接。

釣臺 按:《水經注》:「濄水東逕大棘城南,地為楚所并,有太子建之墳,伍員釣臺,池沼俱存。」 又按:此處即故安平縣

靈臺崓堆 在西北三十里。臺上有寺,為「靈臺。」 「收放臺 」 在城內西北隅。明刑科給事中王堯日讀書處。今遺址尚存。

《古華臺 》在賈家灘河中。

「顯靈臺 」 在通濟橋北。

露臺 在飛龍井西一里許。

千佛塔 。亦云「普同塔。」

桂香樓 在閼伯祠之南,高七丈,乃浮圖也。嘉靖十一年,孫忠弼創建,今圮。

夏邑縣

朱買臣村 在縣南會亭鄉。

永感堂 在縣西三十里平臺村。洪武末,孝子閻顏以父母俱歿,故立此堂於墓側。

桑棗園 在縣南郭外,今失其故址。

永城縣

漢高祖廟址 在芒碭山。昔帝嘗隱此,所居處上有雲氣。呂后因跡求,每得之。帝讓曰:「胡為而來?」 后曰:「但觀雲氣而至。」 後孝文帝立廟於巖前,圖寫高帝真像,列諸功臣於其側,遣士庶朝參之。時寰中皆立廟以祀。宋開寶中,僧繼那重修。元至正初,土人閻守信因其毀,又創之。今遺蹟尚存。

西陵墩 在縣西北二十里。

同姓墩 在縣西北三十里。

《新城碑 》在縣治正廳內,喬岱建。

《堂圖記》石 在縣治正廳內,劉瑤建。

「達魯花赤《囊加歹公樹政碑 》」 在縣治儀門外,《虞城縣》

太丘 ,在縣東五里。按:班固云:「周顯王四十二年,宋有太丘社,亡。」 師古曰:「《爾雅》云:『左陵太丘』。謂丘左有陵者,其名太丘也。」 郭璞云:「宋有泰丘,蓋以丘名此地也。《爾雅》云:『左澤定丘,右陵泰丘』。」 釋云:「宋有太丘社,亡見《史記》。」 雖左右之異,太丘在右,當以《爾雅》為正。

北漻堤 在縣西南四十里,高四丈二尺。中漻堤 ,在縣南三十里,高六尺,闊二百步。南漻堤 ,高一丈,東亙六十里,入夏邑縣界。按杜預云:「春秋時隕石五見在漻堤,即梁孝王開道也。」

雎州

「曲棘里 」 ,宋公佐卒地。

桃花洞 ,附《駱駝》而為形,今沒於水。

「尹店 」 即伊尹遊寓處,或以為尹子奇寇雎陽,屯聚之所。

《伯黨集 》王伯黨從李密駐於此。

張公臺 即張師德「清香館」 舊基。

考城縣

盟臺 在縣東三十里葵丘東南,即春秋時齊桓公盟諸侯歃血時所築。

莊周故里 ,在縣東三十里,即蒙澤也。

賀丘 在縣西南,俗傳即「郝家林。」

梁村 在縣東南,即漢改建梁國之地。

柘城縣

《朱襄城 》,即舊株城。

問津處 。魯哀公六年,孔子去葉,反於蔡。長沮桀溺耦而耕,使子路問津。今柘舊城北有沮溺塚,俗稱雙塚。其北三十餘里有劉家河,即問津處。《史記註》云:「黃城山,葉縣西南,即沮溺耕處,下有東流,即問津處。」

陵墓附

本府

遂皇陵 在閼伯臺西北二里,世傳為燧人陵。厥土白,燧人別五木以改火,順四時而遂天意,作結繩之政,為日中之市,人情以遂,又謂之「遂皇。」

《帝嚳陵 》在高辛里,帝所都之地。

殷微子墓 ,在青岡上。

伊尹墓 ,在糓熟南。曾子墓 ,在府城北徐段橋西。或作《曾子堌》。唐張巡墓 ,在雎陽城北高原上。巡死節處,招魂而葬,從李翰請也。

雷萬春墓 ,在雎陽城東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