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4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屬懷州。東魏置西修武郡。高齊移舊獲嘉治於共城。後周置修武郡。隋開皇初,郡廢,自共城移治於此,復置獲嘉,屬河內郡。十六年,置殷州。大業初,州廢。唐武德四年,以獲嘉等五縣地復置殷州,又置博望縣隸焉。貞觀元年州廢,以縣屬懷州、河內郡、五代皆因之。宋天聖四年,改屬衛州。金因之,屬衛州河平軍。元屬衛輝路。明仍為獲嘉縣。洪武十年,省入新鄉。十四年復置縣,屬衛輝府。一名獲呂,一名殷州,又名博望。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八里。

淇縣 。古朝歌地,殷紂「所都,周為妹邦。武王克殷,分紂城朝歌以東為衛,以封其弟康叔,國居淇、衛之間。」 春秋時屬晉。戰國屬魏。秦滅魏,屬三川郡地。漢始置朝歌縣,屬河內郡。東漢因之。三國魏置朝歌郡,而以共、汲二縣隸焉。晉改汲縣為汲郡,而復以朝歌為縣,屬汲郡。南北朝劉宋仍屬河內郡。後魏廢。東魏復置,又析置臨淇縣,屬林慮郡。隋廢朝歌,改置衛縣於康叔舊封,改臨淇縣屬魏郡。唐貞觀十七年,省臨淇入衛縣。長安三年,復置。神龍元年,又省。五代因之。宋熙寧六年,廢衛縣為鎮,入黎陽縣。元祐中,復為衛縣,屬濬州。殷墟以西為鹿臺鄉,屬衛縣。金仍舊。元至正三年,改置淇州,并置淇縣,尋罷,屬衛輝路。明洪武二年,復改淇州為淇縣,縣屬衛輝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輝縣 。周初為鄘地,後并封於衛,至僖侯世子,采其地,卒諡曰「共」 ,因稱共伯國後仍入於衛。春秋時至成侯,屬三晉。戰國時屬魏。秦屬三川郡。漢置共縣,隸河內郡。東漢因之。三國魏改隸朝歌郡。晉屬汲郡。南北朝東魏屬林慮郡。北齊屬義州。後周屬衛州。隋開皇十六年,改共城縣屬河內郡。唐武德元年,以縣置共州,並析置凡城縣。四年州廢,省凡城入共城縣,隸殷州。六年,又省博望縣入焉。貞觀元年,廢殷州,復隸衛州汲郡。五代梁仍隸河內郡。唐、晉、漢、周皆因之。宋改隸衛州。金世宗大定二年,改為河平縣。章宗明昌三年,改為蘇門縣,俱隸衛州河平軍。宣宗貞祐三年,陞為輝州。元仍金名。明洪武初,改州為縣,屬衛輝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衛輝府疆域考         府志

衛輝府疆域圖

衛輝府疆域圖

本府。汲縣附郭。

東至直隸大名府滑縣界,七十五里。

南至開封府延津縣界四十里。

西至山西澤州陵川縣界二百一十里。

北至彰德府湯陰縣界七十里。

東西廣二百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在省城西北一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四百里

汲縣

東至滑縣界五十里

南至延津縣界,四十里。

西至輝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淇縣界三十里

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八十里。

胙城縣

東至滑縣界四十里

南至延津縣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