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6 (1700-1725).djvu/42

此页尚未校对

石溜泉 在縣北二十里,石間出泉,澄澈如鏡。長泉 ,在縣北六十四里長泉村。

子貢谷 ,在縣西南三十里。

練峪 在縣西南二十里。自郁山北流入澗,水清如練,一名「牛口峪。」

雍谷 ,在縣西南三十里。

景陽川 ,在縣北三十里。

羊馬川 在縣東北二十里。源出東白牆村北山,會金水入澗。俗傳唐武后牧羊於此。

馬陵川 在縣北四十里。中有一水,自張家莊經沙崖北流入河。諺稱「龐涓夜走馬陵川」 ,即此。石井 ,在縣北七十里石井村東。深數尺,水自石竇湧出,飲居民數百家。

匡口渡 在縣北六十里黃河南岸,為河之南北濟渡處。居民以木柴石炭為業。明正德間,設廳一所,營房十二間,官軍駐防。今廢。至嘉靖二十二年,都御史富平李宗極建。城垣南北兩門俱題其額曰:「地限狂瀾。」 一名狂口渡。

澠池縣

馬頭山 在縣治東北六十里。《穀水》出於此。鏊山 在縣治北二十里。其形如鏊。唐潞王禱雨於此。

白鹿山 :在縣治東四十里。世傳山獲白鹿,故名。

抱度山 :在縣治東北三十里。山勢四圍如抱,故名。

鳳凰山 :在縣治北二十里。形如鳳翼。

石門山 :在縣治北六十里。山勢中斷,兩崖對峙如石門狀,故名。

熊耳山 在縣治南二十里,為陝澠界。兩峰相對,狀如熊耳。初祖達磨葬於此。

箭河嶺 :在縣治東北五十里。世傳秦王兵過射嶺。

紅戎嶺 :在縣治北三十里。山高數里。昔人避兵處。

白廟嶺 :在縣治東南二十里。岡阜蜿蜒,袤數十里。「馬風神廟」 建於此。

馬嶺 在縣治東二十里。世傳趙惠王牧於此。澠阪 在縣治西北三十里,有南阪。北阪即弘農澠阪。

崤陵 :在縣治西四十里。蹇叔曰:「崤有二陵焉,其南陵為夏后皋之墓;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

坻塢洞 :在縣治北二十里。其洞產銀,今封閉之。

西關洞 在縣治北百里。其洞產鉛,今封閉之。「僊巖 」 在縣治東二十五里,元馬丹陽煉丹處也。

黃河 在縣治西北。自南而北,東流入新安縣。澗河 ,在縣治北二十里,東流經新安,至洛入河。見《水經》。

糓水河 在縣治東六十里。漢景帝因崤澠之地以田,即此。

溫泉 :在縣治東二十五里。源出平地,冬煖可浴,又謂之暖泉。

寶泉 :在縣治南二十里。昔人謂「白石出寶」 ,故名。

石泉 :在縣治東南四十里。泉出石穴,清澈甘美。

平泉 :在縣治東南三十里。源出平地,民借濯溉,東南流入洛。

金陵澗 :在縣治北九十里。出桓王山下,北流入河。

五龍潭 :在縣治北四十里鏊山後。內有風、雨、雷三潭,雨潭沉碧。遇旱禱,先以油炭燒石投之;其氣上騰,甘澍隨注,水西流入河。

魚池 :在縣治西北十里。池內多魚。

藕池 :在縣治南三十里。潦水無源,汪洋千頃。昔人栽蓮於此,故名。

天池 在縣治東南五十里。橫潦無源,鴻鴈依焉。唐太宗改澠池為「天池」 ,故名。

大池 :在縣治東南四十里。四圍岡阜,遇水潦即注成池,大百畝許。

嵩縣

七峰山 :在縣治南三十里。一山連聳,七峰高插霄漢,鬱鬱青蒼。雨霽若元圭秉列,《雪集》則白玉筍生。蓋嵩地一奇觀云。

僊人山 在縣治東南七十里。山頂坦平約數畝,四圍壁立萬仞,一徑盤曲而上,僅容一人。崖間有洞幽邃,入數步,一泓澄深,隔絕人跡。世傳有仙人曾此藏修,故名。元參政牛時中於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