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6 (1700-1725).djvu/89

此页尚未校对

後唐因廢壞之餘,分為五院,仍歷代舊稱,曰《護國》,曰《法華》,曰《舍利》,曰《功德》,曰「御容。」 至宋初,五院願合居。仁宗慶曆間,增置殿閣僧寮,重造佛像,賜名嵩山大法王寺。金、元、明與

皇清俱因之。寺背負嵩岑,合抱如倚。左右高峰,張兩

翼如衛,俯瞰二熊諸山,排列如拱,真天下形勝之區也。

嵩嶽寺 在法王寺西。元魏宣武帝永平二年,令馮亮與沙門統僧暹同視嵩山形勝之處,創興土木。孝明帝正光間,榜曰「閒居寺。」 隋開皇五年,改題嵩嶽寺。唐興,重為修復,特賜田碾四所。武則天幸嵩山,常以此為行宮,送鎮國金像貯焉。

會善寺 在嵩嶽寺西,本北魏孝文帝離宮。魏亡,為澄覺禪師精舍。至隋開皇中,賜名會善寺。唐興,大加增飾,有戒壇院及《琉璃壇記》稱「歲成具戒者盈千,日受潔供者數百」 ,可謂一時之盛矣。宋開寶初,僧奉言重修。金、元、明代存補葺,今則荒落甚矣。寺右一泉,泠泠流於階下,僅供僧汲,至山而隱,亦一奇也。

少林寺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少室北麓。後魏孝文大和中建。沙門跋陁自西域來,詔有司於此寺處之,乃於寺西臺造舍利塔、翻經堂。周建德中滅法廢寺。大象中,即興復之,尋改名「陟岵寺。」 隋高祖受禪,特令寺名仍舊。開皇中,詔賜少林寺柏谷屯地一百頃。大業末,寺為盜焚,獨塔存焉。王世充僭號洛邑,立戍柏谷,「將圍梵宮寺僧志操、曇宗等率眾擒世充姪仁則,獻之於唐。時太宗為秦王,賜書慰獎,仍賜柏谷地四十頃,水磨一具。」 太宗、高宗、武后朝屢被恩寵。元宗開元中御書碑額七字,命鐫刻,文皇手書於寺中,裴㴶作文記之。歷代相繼修營,殿宇雖存,僧舍盡燬。堂頭海寬方募綠修葺,提唱宗風也。峻極寺 有三院:在太室絕頂中峰者為上院,在山麓者為中院,在西關者為下院。後上中二院俱廢,獨下院存焉。今為習儀《鄉約》之所。萬曆辛丑年,焦太僕率眾重修,殿宇巍然,古柏森鬱。永泰寺 在太室之右。後魏正光二年,孝明帝之妹出家為尼,敕為置此,本名「明練寺」 ,隋開皇中重修。唐貞觀年間敕令移於偃師。至神龍年,嵩嶽寺僧道瑩,奏請重修,追薦故永泰公主,改名永泰寺。《記》稱:「簷宇四遶,迴廊復周,蹬道凌虛,懸階數市,倚山臨水,亦名剎也。有石幢、石獸數事,雕鏤精巧,近代所無。」

盧巖寺 在縣東北十五里。踰嶺渡澗,峰巒環繞。寺後有瀑布泉,茂樹清湍,足稱幽勝。相傳是盧鴻故居,因名「盧巖。」

龍潭寺 在縣東北二十里,據太室左陲,倚山環水,規模壯麗。自寺右登山,六七轉折,便至九龍潭。潭上三面山圍,中間形勢絕佳。

龍泉寺 在縣南五十里石道鎮。

石窟靈巖寺 北魏永熙二年,車駕幸嵩高石窟靈巖寺。見《魏書》。

天中寺 ,唐蘇味道有《天中寺尋復禮上人》詩云:「藩戚三雍暇,居二室隈。」 見《類苑》。

戒壇院 ,在會善寺西積翠峰下,其壇名琉璃壇。唐、宋時天下僧尼受戒於此。東有元僧學士溥光石刻「茶榜」 二字,徑二寸,頗具風骨。

白鶴觀 在太室上,西去絕頂約四五里,背負三峰,左右皆絕壁,幽邃平闊,實太室之奧也。隆唐觀 在逍遙谷中。按王適碑文:「唐高祖調露元年,帝同武后如嵩山,親幸潘師正之居,敕有司即其廬建隆唐觀。」 所云「茂松清泉,山中不乏此地」 是己。唐楊炯有《和劉侍郎入隆唐觀》詩:精思觀 在逍遙谷西嶺上。按《潘師正別傳》,「唐高祖既為師正建隆唐觀,又於嶺上別立精思院以處之。」 孟浩然有遊精思觀詩,乃知唐人亦稱精思為觀矣。他如紫虛觀、洞清觀,皆榛莾不堪弔也。

永寧縣

福昌寺 ,在坊郭堡,唐貞觀元年,僧照公建。大覺寺 ,在冀莊堡,元至正元年修。

白馬寺 在原村堡。唐貞觀十年,禪僧建。元至正元年,僧志公修。

興福寺 在吳村堡。明正統二年建,成化三年修。

聖水寺 在馬村堡。魏太和二年,僧了公建。明洪武間,了英修。

華嚴寺 在古村堡。唐貞觀元年,僧善聰建。元至正元年,僧重遠修。

寶嚴寺 :在孫董堡,唐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