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7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內鄉縣》「麗金、玉照」 ,據西北之區;潢水、菊潭,固東南之險。

《新野縣》「荊山屹孤阜於西北,栗水匯眾流於東南。」

《淅州縣》「岵山接崖山而並秀,丹水引淅水而同流。」

裕州。「大乘表其前,《方城》鎮其後。」

舞陽縣馬鞍諸山列峙於南,沙、澧二水縈紆於北。

葉縣東距《講武》之臺,西臨魯山之險。

南陽府星野考        府志

府屬總

《史記》:「魏地,觜、觿,參之分野。其界自高陵以東,盡河東、河內,南有陳留及汝南之召陵、㶏、彊、新汲、西華、長平,潁川之舞陽、郾陵,河南之開封、中牟、陽武、酸棗、卷,韓地。角、亢、氐之分野。韓分晉,得南陽郡及潁川之城父、定陵、襄城、潁陽、潁陰、長社、陽翟。郟,東接汝南,西接弘農,得新安、宜陽。鄭,今河南之新鄭及成皋、滎陽,潁川」 之崇高。城陽,《漢·天文志》:「柳,七星,張,三河。」

《後漢郡國志》云:「自柳九度至張十七度,曰鶉火之次。於辰在午,謂之敦牂,一名大律」 ,於律為林鍾,斗建在未,今周分野。

《晉天文志》云:「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為鶉火,於辰在午,周之分野,屬三河。」

「《費直》《起柳》五度。」 《蔡邕起柳》三度。

《隋地理志》云:「豫州在《禹貢》為荊州之地,其在天官,自氐五度至尾九度為大火,於辰在卯。宋之分野,屬豫州。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為鶉火,於辰在午。周之分野,屬三河。則河南、淮之星次,亦豫州之域。」

《唐天文志》云:「柳七星,張鶉火也。初,柳七度。餘四百六十四,杪七少,中,七星七度。終張十四度。北自滎澤、滎陽並京、索暨山,南得新鄭、密縣,至外方東隅,斜至方城,抵桐柏。北自宛、葉,南暨漢,東盡漢南陽之地。又自雒邑負北河之南,西及函谷,逾南紀,達武當、漢水之陰,盡弘農郡。以淮源桐柏東為限,而申州屬壽星,古」 成周、虢、管、鄶、東虢、密、滑、焦、唐、隨、申、鄧及祝融氏之都。新鄭為軒轅、祝融之墟,其東鄙則入壽星。柳在輿鬼東,又接漢源,當商雒之陽,接南河上流。七星係軒轅,得土行正位,中岳象也。河南之分,張值南陽漢東,與鶉尾同占。

《宋地理志》云:「京西路蓋《禹貢》冀、豫、荊、兗、梁五州之域,而豫州之壤為多。當井、柳星,張、角、亢、氐之分,東暨汝、潁,西被陝服,南略鄢、郢,北抵河津。」 攷分野之說,諸史不同,然惟《史記》屬角、亢、氐,其餘大約主張星。其曰「張屬三河」 者,三河之域,河南府為洛陽,為鞏,為偃師,為孟津,為盧氏,為新安,為澠池,為宜陽,為登封,為陝,為閿鄉;靈寶開封府為鄭、滎澤,滎陽為河陰,為氾水,為禹,為密,為新鄭;南陽府為南陽,為鎮平,為南召,為泌陽,為唐鄧,為內鄉,為新野,為淅川,為裕,為葉,為舞陽、汝州,為魯山,為郟,為寶封、伊陽,則南陽當為張,鶉火之次。而唐一行著兩介之論,以雲漢配江河,其於張星分野言之,最為明晰,故曰「南陽屬張。」 《一統志》亦云「張分野」 ,可無疑矣。

按漢《永元銅儀》,張宿十七度,唐《開元遊儀》十八度。舊去極九十七度。景祐測驗,張十八度,距西第二星去極一百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