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0 (1700-1725).djvu/106

此页尚未校对

庫峪 ,在縣西南五十里。峪有嶢關,其水北流,合滻入灞。

金峪水 ,在縣西南。出終南山之金峪,東北而注於滻,又北流經藍入灞。

劉峪水 ,一名「青泥水」 ,在縣東南。

水, 在縣北三里。字,《字典》無。「沙河, 在縣北二十里。」

注水 ,在縣北五里,其源發於青岡凹。

渥水 在縣北十里

土膠河 在縣東半里。以其混濁不清,故名之。又名「白馬峪。」 源出石鼓山,會里峪諸澗水,西流入縣境。嘉靖二年,王科鑿渠引水於城中,出東入西,民享田園之利。

鳧峪 ,在縣西白鹿原十五里。

焦岱河 ,在縣西三十里許。北注於灞。

鹿走溝 在縣西白鹿原十里。周平王東遷,見白鹿走於此,故名。俗稱「盧子溝」 ,語之訛也。湯峪河 在縣西四十里。

白牛峪水 ,在縣西,北流入灞。

荊峪水 :發源秦嶺之荊峪,西北而流合廣峪、庫峪、石門峪諸水,自白鹿原東流入滻

木峪溝水 ,在縣西二十里。發源杜家村,居民引以灌田。

雙溪水 在縣西二十里獐坡之左右。二水合流,東西遶山腹而下,珠聯虹繞,入渠,灌田約數百畝。

灞水 在縣境。按《縣志》,古滋水也。其水北流會滻水。水,北入於渭,其源出縣東南秦嶺倒回峪,西北流九十里入萬年縣界。舊河岸闊六十丈,今河水漲溢,岸頹為谷,其闊蓋不啻數十倍矣。

狗枷川 在縣西五十里。按《縣志》,與東孟峪、大峪、雀峪、土門峪五水合流入滻。

藍峪水 ,發源秦嶺,北經藍關、藍橋,西北流入渭。杜詩「藍水遠從千澗落」 即此。按《縣志》又名清河,西北流入灞

輞川 在縣南嶢山之口,去縣八里,水淪漣如車輞然。川盡處為鹿苑寺,即王維別業。按《縣志》,川口為兩山之峽,川水從此北流入灞。其路則隨山麓鑿石為之,計五里許,路甚險狹,故謂之匾也。過此則豁然開廣,即村墅相望,雞犬相聞,蔚然桑麻肥饒之地。四顧山巒掩映,似若無路,此關中第一景也。

石門湯泉 在縣西南四十里。唐時嘗大雪,此地落即融,有異僧云:「必溫泉也。」 掘之果然。咽瓠泉 ,在縣北一十里。唐李筌遇驪山老母,授《陰符經》。既畢,令筌攜瓠汲泉水,因名。

涇陽縣

嵯峨山 在縣北五十里。一名巀嶭,一名荊山,一名慈峨。山。巔雲起輒雨,人以為候。上有三峰,最東曰缽盂臺,中曰大臺,有仰天池。西有穴曰石窟山,東入三原界。按《縣志》,「東抵清谷,西抵冶谷,亙二十里,昔黃帝鑄鼎於此。」

仲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俗傳漢高祖兄仲所居,上有仲子廟,一曰中山,以山上有石成「中山」 字者二,故名。漢武帝獲寶鼎於汾陰,迎至中山,即此。山北入淳化界。按《名勝志》載入富平者,非。石蛇山 ,以石有類蛇首,故名。在縣西北七十里臨江潭上。

豐樂原 ,在縣東北五十里清谷西岸上,東西十五里,南北五六里。

清涼原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以上二原,俱逶迤峨山前,宜黍稷。

《輿車原 》起仲山下,東至冶谷口。

石安原 ,在縣西南七里。秦苻健登此,嘆曰:「美哉斯原,悵然有終焉之志也。」

豐稔原 在縣北二里,有寶豐寺。按《縣志》,「發自仲山之麓,蜿蜒東南,下至高陵始盡。」

畢原 在縣南十里。按《縣志》:西自武功縣來,東訖於高陵,在涇渭間,綿亙二三百里。其北郵傍涇者,入縣境內,東西三十八里,高二十丈。百頃原 在縣西北六十里峨山西南麓,西抵冶谷口,東西十里,南北五六里,高數百丈。長平坂 在縣西南二十里,即漢武帝遇怪哉蟲處。

車箱坂 ,在縣西北五十里。即冶谷口往甘泉道。

西城原 在縣北四十里。東自天井渠抵洪門監,東西四十里,南北十五里,頗寬饒。昔雲陽恃為縣西形勝焉。

金線峪 在縣東南二十里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