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2 (1700-1725).djvu/10

此页尚未校对

「以嬉」 即此。北面三門:中曰啟運門,東曰飲馬門,西曰永泰門。

凝碧池 在唐禁苑。安祿山引梨園弟子數百人大會凝碧池。敬宗時幸凝碧池,令軍士取魚長大者送新浚池。按:王維為祿山所得,賦《凝碧池》詩甚悲。後賊平,以詩聞,維得減論,遷太子中允。

東內中書省 ,在月華門西,省西南北街。南出昭慶門,南當光範門,昭慶門北曰光順門。殿中內省 ,在中書省北。

景龍池 在長安城東,即興慶池,本平地,垂拱後,因雨水流潦成小池。後因分龍首渠水灌之,日以滋廣,瀰亙數頃,澄泓皎潔,有雲氣,或見黃龍出其中,因謂之「龍池。」 明皇嘗取洞庭鯽魚養池中以為鱠,日以遊宴。

九曲池 在興慶池西。唐寧王山池,引興慶池水西流,疏鑿屈曲,連環為九曲池。上疊石為山,上植松柏,有落猿岩、棲龍岫,奇石異木,珍禽怪獸畢具焉。又有鶴洲仙渚,殿宇相連。王與宮人賓客宴飲弋釣其中。

唐圓丘 ,明德門東南一里有更衣殿。又東南一里有圓丘,高一百二十尺,周迴三百六十步,分三級,十二分野,俗呼為「壇塚。」

唐太學 ,貞觀四年立,在務本坊,領國子、太學四門、書、律、算六門。黃巢亂,皆為灰燼,獨國子監《石經》存焉。今在西安府學中。

司天臺 在長安外郭城東南八里永寧坊。乾元元年,改太史監為臺,高一百二十尺,前有太歲廟。臺雖摧崩,其址猶高五六十尺。

「朱雀街 」 ,京城中街也。貫分南北四面,坊里衢道,皆分方命位,從此可識其處。

社壇 在長安縣西南五里「光德坊。」

新城 即劉宋奉元路府治也。唐天祐元年,朱全忠遷昭宗于洛,毁長安宮室、百司廬舍。匡國節度使韓建遂去宮城,又去外郭城,重修子城。南閉朱雀門,又閉延喜、安福門,北開元武門,是謂「新城。」 其城制,內外二重,門各三重。

御井 《長安志》:「善和坊有井,水味甘美,唐時以供內廚。」

定昆池 ,安樂公主西莊也,在延平門外。景龍初,命司農卿趙履溫為公主蔬園植果,中列臺榭,棟宇相屬。又敕將作少監楊務廉引水作沼,延十數里,號「定昆池。」

曲江 在府城東南十里。秦曰「隑州」 ,漢為「樂遊苑」 ,皆下杜之宜春也。基地最高。隋營京城,宇文愷以其地在城東南隅,鑿池以厭勝之。會黃渠水自城外南來,可穿城而入,遂從城外包之。長安中,太平公主于原上置亭遊賞。後賜寧、申、岐、薛王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為祓禊,帟幕雲布,車馬填溢。南即芙蓉園,西即杏園、慈恩寺,花卉環周,煙水明媚,都人遊賞,盛于中和。上巳節,錫宴臣僚,賜太常教坊樂,池備綵舟傾動,皇州以為盛觀。太和元年,文宗發左右神策軍各一千五百人淘曲江,修紫雲樓、采霞亭。今池乾呼為「池底。」

丈八溝 在京兆西南一十五里,乃漕河岸最深處。長楊高柳,蓮塘花圃,竹徑稻塍,為勝遊地。韋曲 ,在府城南二十里。自漢以來,諸韋居之,至唐屬韋安石別業,極林泉花木之勝。《三秦記》云:「在皇子陂之西。」

蘭陵里 ,西去杜祠九里。唐蕭氏之盛,與唐終始,故名其里。

木塔 ,西去杜祠十餘里,與昆明池近。唐以京城西北地微下,乃于永陽坊莊嚴寺建木浮圖,高三百尺,周一百二十步,今其地謂木塔寺。皇甫村 在神禾原之陽,鎬水北,皇甫別業也。杜曲 ,唐岐公佑郊居,山水形勝,草木花鳥為最。佑以太保致仕,與昆仲時賢遊其間,杜固謂之南杜,杜曲謂之北杜。韋、杜二氏歷代顯仕。唐人語曰:「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在府城南三十里,韋曲東十里。

杜固 在杜曲南,諸杜所居,謂之「南杜」 ,有壯氣,衣冠獨盛。杜正倫居北杜,求同于南杜,不許。及正倫執政,建言鑿杜固水以利人。自是南杜稍不顯。所鑿之處,崖塹今尚存,俗呼為「鳳凰嘴。」 朱博村 去杜祠三里,朱博,丞相故里也,在華嚴寺下,北倚少陵,下瞰終南。

神禾,原 在御宿川北,東西三十里。後晉天福六年,生禾,一穗重六斤。唐末有蓮花洞在此,即鄭駙馬之居。

「灞橋 」 ,漢灞橋,在故長安城東二十里灞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