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2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煮鹽澤 ,在縣南十五里。澤多鹽滷,苻秦於此煮鹽,周迴二十里。

三田村 在縣北,田真兄弟紫荊復茂之處。溫泉 在縣南一百五十步,驪山西北麓。秦始皇於此砌石刱宇,漢武遊幸,加修飾焉。《三秦記》云:「以牲祭乃得入,可以去疾消病。」 俗云:「秦始皇與神女遊,忤其旨,神女唾之則生瘡。始皇怖謝,神女為出溫泉洗除,後人因以為驗。」 泉有三,其一所名皇堂石井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大冢宰宇文護所造,隋文帝列樹松柏千餘株。

「集靈臺 」 ,在長生殿側。

舞馬臺 在𩰚雞殿北。天寶中,嘗令教舞馬四百蹄,目之曰「某家嬌」 ,其曲謂《傾杯樂》。奮頭鼓尾,無不應節。施三層木床,乘馬於上,掉轉如飛。李靖營 ,在縣東三十里。

石甕 在縣之南山半腹懸泉激石,有似甕形,名「石甕寺。」 開元中以造華清宮餘材修繕。上有層樓北丘,懸轆轤於欄楯,斜引修綆,長二百餘尺。以汲甕泉出於紅樓喬樹之杪,殊稱險絕。樓上有元宗所題草書八分書。

僧一行塔 在銅人原。明皇幸溫湯時,駐馬塔前,徘徊而去。

聖磑 ,石婆父聖磑也。在縣東南驪山上二十五里。

趙氏鄉學 在縣北櫟陽。元季,工部尚書趙諒建,有太史歐陽圭《齋記》。

龍臺宮 ,在豐水西北,又有「天梁宮」 ,皆漢時所建。

華清宮 在驪山下。唐貞觀十八年,詔閻立德營建宮殿,御湯,名「湯泉宮。」 太宗臨幸,咸亨三年,名溫泉宮。天寶六載,改為華清宮。益治湯井,臺殿環列山谷,明皇每歲十月幸,歲盡乃歸。又築會昌城,即於湯所置百司及公卿邸第。其宮北向,正門曰津陽門,東面曰開陽門,西面曰望京門,南面曰昭陽門。津陽之東曰瑤「光樓」 ,其南曰「飛霜殿。」

御湯。九龍殿 在飛霜殿之南,亦曰「蓮花湯。」 《明皇雜錄》:「帝幸華清宮,新廣湯,制作宏麗,安祿山於范陽以白玉石為魚龍鳧鴈,仍以石梁石蓮花同獻,雕鐫巧玅,殆非人工。上大悅,命陳於湯中,仍以石梁橫亙堂上,而蓮花纔出水際,上至其所,解衣將入,而魚龍鳧鴈欲飛動,上遽命撤去,獨蓮花至今猶存。又嘗於宮中」 置長湯數十,門屋環回,甃以文石,為銀樓谷船及白香木船,置於其中。至於楫,棹皆飾以珠玉。於湯中壘沉香為山,以狀「瀛洲方丈。」 宮內除供奉兩湯外,內外更有湯十六所。長湯每賜諸嬪御,中有玉蓮花棒,湯泉噴以成池,又縫綴錦繡為鳧鴈,致於水中,上時於其間泛鈒鏤小舟以嬉遊。

長生殿 溫泉宮齋殿也。有事於朝元閣,即齋沐此殿。山城內多馴鹿,有流澗,號飲鹿泉。及金沙洞、玉蕊峰,皆唐明皇所命名。又有筍殿,殿之側有魏《溫泉堂碑》,其石瑩澈,見人形影,宮中號「玻璃碑。」

朝元閣 ,唐天寶七載改名降聖閣。閣南有老君殿,玉石為像,制作精絕。

「觀風樓 」 在宮外東北隅,屬夾城,達於內,臨馳道,周視山川。其南為𩰚雞殿、玉女殿 ,今名星辰湯。南有玉女殿,北有虛閣,閣下有湯泉二。玉石甕,湯所出也。

「七聖殿 」 殿在宮中,自神堯至唐睿宗,昭成肅明皇后,皆袞衣立侍。繞殿石榴,皆太真所植。南有功德院,其間瑤壇羽帳,皆在順興影堂。《果老藥室》,亦在禁內。

「羯鼓樓 」 在朝元閣之東,近南繚牆之外。《荔枝園 》在繡嶺下。

棃園 在唐京兆光化門。《北雍錄》云:「光化門乃禁苑南面西頭第一門,在芳林景曜門之西也。中宗令學士自芳林門入,集於棃園,分朋拔河。開元二年,置坊於蓬萊宮上,自教法曲,謂之棃園弟子。」 至天寶中,即東宮置宜春北苑,命宮女數百人為棃園弟子。此是按樂之地,而蓬萊、宜春皆不在棃園之內。安祿山獻白玉簫管數百事,皆陳於棃園。文宗幸北軍,因幸梨園,命太常卿王涯取《開元雅樂》獻諸梨園亭,則為梨園地耳。

重明閣 ,「在四聖殿北,臨高倚欄,北瞰縣境,如在諸掌。閣下有方池,中植蓮花。池東鑿井,每盛夏,泉極甘冷,邑人汲之。」 閣南有四聖殿,殿東有怪柏。

白鹿觀 ,去縣西南十五里。以唐高祖幸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