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2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北,而與隋之「甘泉」 同名兩地。若秦之「林光宮」 ,則漢甘泉耳。

宜春觀 ,《雍錄》云:「在鄠縣澇、渼二水之旁,漢武帝所建也。」 《水經》云:「澇水逕渼宜春觀」 ,自與下杜之宜春宮苑,其別甚明。名雖有三,只是兩地。龍臺觀 在豐水西北。《三輔故事》云:「去豐水縣五里,今有龍臺坊,正當其處。」 舊有龍臺驛。空翠堂 在渼陂北岸,宋知縣張伋撰記,久而堂廢。明嘉靖間,御史方新過使,鄠令王璋重造。前有紫閣,後有菱池,氣象清幽。松竹叢中水磨之聲不絕。

巢閣 在縣西七里。唐白樂天讀書處。村名割耳莊,有白沙諸泉。長安逸士張光裕匯泉為湖,種竹十畝,倚樹為樓,高七丈,故曰「巢閣。」 馮恭定講學其上。富平劉解元士龍有《記》紀其勝。甘亭 在縣西南五里長水鄉。啟與有扈戰於甘之野,以其在甘水東,故名。即鄠甘泉。

靈囿 ,按:《一統志》在縣東三十里,中有沼曰靈沼。《詩》所謂「王在靈囿,麀鹿攸伏。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是也。

夏有扈氏 。扈本有扈氏之國。《尚書》:「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 孔安國曰:「甘有扈郊。」 《春秋左氏傳》:「夏有扈豐。」 杜預曰:始平鄠縣有扈鄉。《帝王世紀》曰:扈至秦改為鄠。《東漢志》,鄠縣屬左扶風有扈父亭。

商崇國 ,崇伯子之後也。曰《侯虎》者,實譖文王干紂。

般若臺 在姚秦時逍遙園內。又有須彌山。程邑 。《大雅·常武》之詩曰「命程伯休父。」 濮氏曰:「程,畿內邑,在豐。」

「錦繡溝 」,即渼陂之上流也。從瓜牛臺北逶迤而下至渼陂可二里許,夾岸桃柳,值初春時,婆娑蓊「花光」與水色相映,望之若錦繡然,故名。元季鑿陂水涸,沿溝一帶悉成稻田,而與渼陂之盛觀同歸于烏有矣。

雙槐 在縣治大門內東。宋嘉祐間,程明道先生為主簿時手植,至今已數百年,而老幹扶疏,狀若虯龍,誠奇觀也。邑令王九皋立坊,題詩記之。

屠地 。韓奕之詩曰:「韓侯出祖,出宿于屠。」 按《詩經大全》。屠在鄠縣。

大社 在故豐

秦渡 即古豐地,豐水之西岸也,豐舊城在焉。水之北即靈臺,今屬長安與鄠界。唐高駢《寄李遂良》詩云:「吟社客歸秦渡晚。」 則其來遠矣。《楚金禪師碑 》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吳通微書。碑唐貞元二十一年立,今在府碑林。

唐太宗《與三藏元奘師對談圖 》,吳思溫畫,在重雲寺東壁,今毀。

「東溪草堂 」 在圭峰寺。本姚興逍遙園鳩摩羅什譯經處。後為禪院。羅什死,焚之。其舌不壞。塔影甚古。

鄭谷別業 谷,盛唐詩人,其《渼陂》詩云:「山前別業依然在,雨裡梨花寂寞開。」 蓋別業應在渼陂韋莊舊居 。莊,盛唐詩人,有《過渼陂》詩云:「渼陂可是當時事,紫閣空餘舊日煙。」 又有《鄠杜舊居》詩云:「再到山陽事事非。」 谷雲「溪鳥尚依依。」 阮咸「貧去田園盡,向秀歸來父老稀。」 舊居當亦在渼陂。

清風閣 按《一統志》:「在鄠縣南柳塘旁有紫陽泉,元時有楊紫陽名奐者,於此教授。」

「十畝園 」 即王渼陂書院,內有春雨亭、紫閣峰,閣內有遺像存焉。康對山《石碣》記其勝。

藍田縣

宣曲 ,在縣南五里許。今稱為「焦馬曲。」

將帥堡 ,在縣南白鹿原十里,與蕢山相接。前數里即長水。漢長水校尉屯兵之處。

藍田故城 ,在縣西三十里。

白鹿故城 ,在縣西十五里,以白鹿原得名。青泥城 ,在縣南七里。按嶢柳城謂之「青泥城」 ,即今縣也。舊有青泥坊。

思鄉城 ,在縣東三十三里。一名柳城。舊傳宋武帝入關,築城於此,南人思鄉,因名之。又以城旁多柳,故曰「柳城。」

唐玉山故城 在縣東四十三里,有萬金堡。咽瓠泉 在縣北十五里。舊傳唐李筌遇驪山老母,講《陰符經》日,晡母出一瓠,令筌取水,瓠忽沉。及還,失母所在。今有里,名咽瓠街。並載《山川考》。藍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唐裴航遇雲翹夫人及雲英處。其橋久廢,有羽士王天枝募鐵為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