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2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洪門監 ,掌涇渠事者,在瓠口,今有河渠行司遺址。《舊志》又有「洪池監」 ,或訛而重出耳。

折衝府 《舊志》云:「不詳所在。」 又有水衝府、仲山府,今俱亡。

山寨 ,在仲山巔,涇水遶其下,可屯兵,金國安撫司所也。

《柳毅傳》書臺 在縣南五里,今名柳家街者是,尚有臺址。

溫韜寨 在百頃原。後梁開平間,華原賊帥溫韜據以為亂者。

長平觀 ,新莽時,長平觀西岸崩,壅涇水不流。流金泊 ,在縣北五十里,黃帝鑄鼎處。《帝王世紀》云:「黃帝鑄鼎于荊山,鼎成,崩于荊山之陽。」 按:閿鄉有鼎湖驛,亦傳為黃帝崩處。然此地陽為鼎州,其南為湖縣,其西為冶谷及仙里、仙法諸村,則鼎成仙去之跡著明。況明庭橋陵去此最近,當以《世紀》為定。又《禹貢》「導岍及岐,至于荊山。」 岐東惟嵯峨為大,即古荊山也。

睢城渡 在長平坂下,漢唐通津也。昔晉襄公伐秦濟涇,秦人毒涇上流,師多毒死。津口有橋,曰涇橋。《述異記》云:「漢武帝祠甘泉,至此,見女人浴于涇水,乳長七尺,問東方生,以為齋祀,不潔則見。近。」 東曰花池渡,通長安。又東曰宋村渡,通臨潼。

迎冬城 在廣吉鄉。《十道志》云:「本舊池陽縣城,城中有尹吉甫碑,後為驛,今廢。」

雲陽舊縣 在縣西北二十里文川仙法村,今亡。一在縣北三十里,今雲陽鎮也。鎮東有故城址,漢置。

湖城故址 「舊志」 在西南二里,今其地無跡可考。按《縣志》「考古諸地志」 固無此縣

鼎州城 在今縣西北長街鎮。唐天授間,析雲陽縣置鼎州,尋廢。

長平坂 ,在縣西南五十里。漢武帝上甘泉經此,有蟲盤而覆地,色如生肝,頭目口鼻皆具。上令東方朔視之,還曰:「此必秦故獄處,憤氣所生。」 按《地圖》果然。問何以去之,曰:「積憂者得酒而忘。」 以酒沃之,遂消。

焦穫澤 在縣西北。亦名瓠口,即《爾雅》「十藪」 之一也。朱晦菴訓焦、穫為兩地。按:瓠口今名洪口,鄭國自仲山西抵瓠口,鑿渠溉田,秦自是愈富。鄭巖 ,在縣北谷口,漢鄭子真隱居於此,一以為在醴泉谷口。

石安原 ,在縣西南七里,崇二丈,東西三十八里,南入咸陽界。崔鴻《前漢錄》云:「苻健攻張琚於宜秋,還,登石安原而嘆曰:『美哉斯原也!悵然有終焉之志』。」

文川 在縣西南,接百頃原。此處水村,花卉望之佳麗,故名。

赫連臺 ,赫連勃勃駐兵所,在今橋底鎮東有遺址。

瀛州故址 ,在縣東南金線峪之黃甫村。臺垣故址,東西相向,斷礎尤存,相傳唐十八學士所遊也。

孟店 在雲陽鎮東北二十里。相傳李靖屯軍所。

智慤寨 在西成原,北臨冶谷水。唐宦者曹智慤禦黃巢遺址。文塔 ,在縣東十五里,邑尚書李世達建,南臨涇口,為一縣文峰。時袁、黃在李幕,以《堪輿法》覛其地。妙峰禪師規金剎摩鶻之勢,收其頂,盤旋十二層,高出雲表,為三輔巨觀。

望弋宮 在縣東南八里長平坂上。秦二世夢白虎齧其左驂,卜曰:「涇水為祟。」 乃齋於望弋宮、鼎湖宮 。晉灼曰:「鼎湖宮,《黃圖》以為在藍田。」 今按:荊山前有鼎州湖縣,此宮疑在此處,因并存之。

池陽宮 ,漢武帝微行,北至池陽。宣帝甘露二年,自甘泉宿池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