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2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新城 在縣東北二里。《左傳》僖十八年,「梁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命曰新里。秦人取之。」 文四年,晉侯伐秦,圍鄭新城。

元里 在縣南十五里。《左傳》:「晉伐秦,築元里。」 杜平 ,《史記》:「秦孝公與魏惠王會杜平。」

萬里長城 在縣南三里許,遺址尚在。按蒙恬收河南地為四十四縣,築長城,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暴師於外十餘年,恬常居上郡統治之。今澄似非其地,或是《史記》「魏築長城,自鄭濱雒而北,以擯秦」 者。

隋文帝莊 ,相傳在避暑宮迤西,漫無可攷。惟金大定二十七年《重修岱嶽廟記》云:「古蹟則有隋文帝、魏元成之舊莊。」 今且失其處矣。

玉泉圃 在縣西北五十里。老樹偃仰,怪石巉巖。其泉濱崖而出,瑩潔如玉。雖隆冬,水芹夾岸。泉下又有蔬園藥畦,引流灌溉。元西臺御史潘汝劼有詩。

白水縣

彭衙故城 在縣東北六十里。《史記》:「秦穆公三十四年,使孟明視等將兵伐晉,戰于彭衙。」 《路史》云:「衙如,吾穆公子采地,後子孫因以衙為氏。」 漢置衙縣。唐杜子美訪舅氏有彭衙行。

「彭戲 」 《春秋》:「秦伐彭戲氏。」

陽武 ,在縣東北八十里。倉頡居處。

永益池 即城西「蓮池。」 宋甯參築隄注水,以便民汲飲。廢址尚存。

思齊樓 宋仁宗時,尉甯參建,今廢。

汪城 《春秋》晉伐秦,取汪城。《路史》云:「白水有汪城」 ,今失其所在。

粟邑廢縣 在縣西北八十里。漢太初中置,屬左馮翊。或云即天雨粟處。王莽改曰「粟城。」 雷牙 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雷祥造器處。古城 在縣南五里,今名南寨堡,元同僉陸大用築。

利鄉亭 在縣東北八十里陽武村西。《史記》蒼頡居陽武,葬衙之利鄉亭,一名史官村。

牛仙洞 在縣南三十里阿門村潦水石崖之畔。明正德初,猶有人在洞門見草書數行,題至「正」 字。

《大雷祥影碑 》,就覽遠樹遙嶺,皆如寫鏡中。杜甫詩碑 碑陰有「白水宰梁沂聖源,同前蒲從事陳圓淨翁,因遊六洞,還憩吏隱,遂飲雪庵,頗有翛然之樂。元豐己未仲冬初三日,沖真居士題。」 字畫遒老,六洞概無知者。吏隱亭側有塔寺,雪庵或即其處耶?今並廢。

惟勤閣 按《郃陽縣志》,「在白水縣宋尉廳東北,今廢。」

韓城縣

龍門 在縣東北六十里。一曰禹門。大禹所鑿通孟津者。兩山夾河,懸崖千仞,水自高而瀉若門。《三秦記》謂:「水陸不通,魚鱉莫上,惟龍得昇焉。」 廣八十步,袤九里餘。巖際鐫蹟尚存,有唐看鶴樓及元敕賜建極宮故址。唐王勃有《登龍門樓寓望》詩。

胡家寨 ,在縣東北十三里。元末屯兵處。北韓侯廟 下隆起者,是其故址。而薛封東麓「舊韓城」 ,則元至元二年西徙之址也,去縣六十里。

夏陽城 在縣南芝川鎮之北。即魏文侯所築少梁之地。秦惠文王八年,魏入於秦,更名夏陽。漢武帝自夏陽幸汾陰,韓信從夏陽以木罌渡軍,取安邑,皆指此。

韓原 在縣東南二十里,有故城。春秋秦、晉戰于韓原。按《路史》,「一曰宗丘。」

藉姑 ,《史記》:「威烈王五十一年,秦城藉姑,在縣北三十五里。」

高門 在縣西南二十里。太史公自敘祖父皆葬高門,今尚以名里。《水經注》云:「層阜相承,秀出雲表,俗謂之馬門原。」 山下水際有二石室,東廂石上杵臼之蹟猶存,昔子夏退老西河,此或其讀書洞。南逕華池,去高門三里,方三百六十步。黑水城 ,《元魏地形志》:夏陽有黑水城。

「錯開河 在龍門之上」 ,此則鯀蹟也。行人指點,萬祀如新。

少梁城 ,在芝川鎮城之北。魏文侯六年「城少梁」 之址,即此。

界城 在馬林莊之北。西徹韓疆,則秦晉界城之址也。

鬼谷 《隋·地理志》:「韓有鬼谷。」 胡三省《通鑑註》:「在扶風。」

《麻羨嶺碑 》,「往乘逸之。」 以今觀之,碑蹟涉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