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2 (1700-1725).djvu/42

此页尚未校对

《華封》祝 陶唐帝觀於華,華封人曰:「嘻!請祝聖人,使聖人冨壽多男子。」 帝曰:「辭多男子則多懼,多冨則多事,多壽則多辱。」 封人曰:「天生萬民,必授之職。多男授職,何懼之有?富使人分,何事之有?天下有道,與物皆昌;天下無道,修德就閒。千歲萬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于帝鄉。何辱之有?」 舊志在東南醴泉縣,其處未詳。

長安城 ,《水經注》:沙渠水西北入長安城,城自華山北逕于河。《華嶽銘》曰:「秦、晉爭其祠,立城建其左。」 是也。城廢,當在今嶽廟東。

魏長城 ,周顯王七年,魏築長城,自鄭濱洛。《弘農站 》,在縣西南一里。

古柏行 ,晉太康九年,魏君實自嶽廟登華山,旁栽柏千株,以千文為號,皆成合抱。《水經注》:弘農太守衛叔始為華陰令,河東裴仲恂役其逸力,修立壇廟,夾道樹柏,迄于山陰,亦太康八年事,見華百石所造碑。未審孰是,豈衛、魏姓字相譌耶?第今柏採伐無存。古城 在縣西二里,即魏與秦接境處。南接華山,北抵渭水,長二十里。

博臺 ,即秦昭王令工施鉤梯處。昭王以松柏之心為博,箭長八尺,棋長八寸,使勒於石曰:「昭王與天神博於此。」 漢衛叔卿常乘雲車,駕白鹿,武帝得其子度世,使求之。度世登嶽,見父與數人博於石上。

華陽藪 ,即華陽川,《呂氏春秋》為九藪之一。平舒城 ,在縣西南十里。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從關東來,夜過平舒道,有人持壁遮使者,令遺鎬池君,即此處。

「毛女洞 」 ,在嶽之西。秦始皇宮人,見國亡,遂負劍入山隱居,食松柏葉,飲泉水,體生綠毛。至今洞中每有鼓琴之聲。

觀德王城 ,在縣東三十七里,楊嗣復故居。羊公石榻 ,在車箱谷中,石室有石榻,修羊公常臥於上,石榻盡穿不食,漢景帝問之,公不答,即化石羊,其背有字云:「修羊公,謝天子。」 後置石羊於通靈臺,羊又不知所之。

藏馬谷 在嶽東。漢武帝求仙於華山下,有神馬自山出,帝令置內棧,馬不久留,令人尋之。見在此谷中石龕下。今東北澗上馬跡尚存。拜嶽壇 ,漢武帝拜祀之所。唐為「勝會院」 ,今改「昭光寺。」

楊震槐市 ,在牛心谷。楊震隱遯居此,教授生徒,其谷多槐,世稱「楊震槐市。」 山間多五色鶩鳥,有《雲中天王聖跡》,雲中觀之,有銀甲馳驟白馬之狀。

華亭 ,在縣東三十五里,漢太尉楊震葬處。先葬十餘日,有鳥高丈餘,集喪前悲鳴,葬畢始飛去。時人刻石像,鳥立於墓前。

焦公庵 ,在嶽東南,焦孝龍河東人,常餐白石,後遭野火燒其庵,孝龍危坐火中,其衣服並無焦灼。

定城 在縣東十里。《述征記》云:「夾道各一城。」 《西征記》云:「城因原土」 ,今汝渠之東,官道南有址,俗謂之土城,與定城官道北適相對。按《志》,定城縣置於後魏永熙三年,今定城驛是也。

王刁三洞 ,在嶽東,仙人王遙刁自然開竹篋,取五舌竹簧共鼓處也。上洞人莫能到,中洞有飛石遮於洞門,下洞隱居者皆在其中。

筭場 在洞頂上。後魏寇謙之「洞曉渾天儀,曾定《天元五紀》,其筭有差。」 後成公興假為貨客,佯狂而來,誤觸筭籌,其筭乃合,謙之遂去。其餘筭籌化為葭荻,即蘆花池也。

敷西城 在縣敷水之西。郭延生《述征記》以為苻姚所置。《水經注》以為周武王之告。平城,未詳。升嶽御道 ,在仙掌峰之北。相傳漢武帝修之。至唐元宗時,又修之。兩旁有石臼子,乃當時物也。

鳳骨塔 在縣西鳳居山。開元間,鳳逐二龍至此,龍墜地化清泉二道,鳳憤而死。僧以石函其骨,瘞之山顛,壘石為塔覆之。明景泰時,石函露,啟函,鳳脛骨長二尺,股骨長一尺五寸,其色如玉。

秦倉谷 產藥物,屬楊儼隱處。

黃神谷 ,真人黃盧子隱居之所。

集靈宮 在嶽麓,漢武帝所起。又有存神殿、存仙殿、集仙宮、望仙觀,皆漢晉時宮觀名也。《黃圖》云:「望仙觀在華陰,晉武帝造。」 張昶《華嶽碑》云:「漢武慕其靈,築宮在其後。」

瓊嶽宮 在縣西十八里。隋大業四年建。本名「敷水宮」 ,唐顯慶中改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