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3 (1700-1725).djvu/5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入吳山縣

汧源廢縣 在州東南。後魏為汧陰縣,隋改曰汧源。唐、宋并為州,附郭縣。

臨汧故城 ,在州西北隅。本唐汧陽縣地,太和初築,尋廢。

東秦州 即今州治。北魏於此置隴東郡及東秦州。西魏大統十七年,始改東秦州為隴州。馬頰社 ,在廢隴安縣孝感鄉。社有前代鑄錢舊監址。

一經亭 在城內州治東。唐隴州太守韋皋建,取韋賢「一經教子」 之義。今址猶存。

永信城 在州北。唐大曆八年置。貞元三年,築永信城於平茸川。《地里志》:汧陽縣華亭有義寧軍,即此。

嗚咽亭 在隴山下,漢時歌云:「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 唐時建亭。

八卦亭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有仙人鍾離遺跡。

苦寒亭 在州西七十里故關上。宋王庶有詩。隴安廢縣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本唐汧陽地。宋置隴安寨。金置隴安縣。元省入汧源縣。僊庵遺跡 在吳山會仙峰上。有架木石孔竅,世傳為僊庵遺跡。

倚雲樓 在靈湫前。明御史方新因舊址增修,更名「倚雲樓。」

塔兒峽 ,在州東南五十里,有寺,今廢,甎塔數級。世傳梁武帝幸此,為誌公師豎兩邊青石。山堪入畫。

青陽峽 在州西南七十里。唐杜甫有詩。回中宮 ,在州西北一百四十里。秦建。漢文帝時,匈奴入蕭關,燒回中宮。光武八年春,來歙將兵二千人伐山開道,從番須回中,徑襲略陽。隴亭 ,在隴山官道傍,唐時建。《童謠》:「秦隴無人塞草腥,將軍一去泣空營。漢家天子東巡狩,行到江南又起兵。」

「維楊亭 」 在青岩關。

大寧舊關 ,在州西五十里,近汧水之源。金兜堡 ,在州西北四十里。

《嘯月亭 》在倚雲樓北一里許。

漱玉亭 在靈應峰下。崖高千丈,飛流蕩漾,謂之「晴巖飛雨。」 明知州李朴立亭於上。

陵墓附

本府。鳳翔縣附郭。

秦穆公塚 在府城東南隅。

三良塚 在府南門外東三里。穆公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殉葬,國人賦《黃鳥》之詩以哀之。按《詩》,三良蓋生納諸穆公壙中。此塚殆後人為之葬衣冠處也。

《六塚 》在城西三十里許之六塚里山間。塚甚高大,不詳所始,疑即秦穆公諸公陵也。

明霍侍郎瑄墓 ,在府南三十里。敕修。

《雙塚 》在城西十五里。有雙塚村。

岐山縣

上古倉頡墓 ,在縣南五里倉頡廟東。石獸石柱猶存。按《一統志》在白水縣。《路史禪通紀》:「史皇氏倉帝居陽武,葬利鄉。」 疑在壽光者為是。皂角陵 在縣東南十里,朝代未詳。或云曹交墓,非。

周幽王陵 在岐陽鎮北。按《一統志》,在臨潼縣北。幽王死驪山下,臨潼為是。《舊志》疑此為太王塚。

唐李淳風墓 ,在縣東北五里。

金完顏元帥墓 在塔店北。

寶雞縣

唐秦王李茂貞墓 ,在縣北五里。

元李思齊墓 ,在縣東三十里。

明侍郎劉俊墓 在縣東二十里。敕修。

侍郎張撫墓 在縣東十里。敕修。

扶風縣

周姜太公夫人墓 ,在湋水南八里。

「師曠塚 」 ,在漆阬。

漢陰皇后陵 在臨平亭部。

「伏波將軍」 馬援墓 ,在縣西七里,有碑。

司徒魯恭墓 在縣北四十里魯馬村。

蘭臺令史班固墓 在縣東十八里,有碑。上官皇后母敬夫人墓 在郭東,見《漢書》。苻秦安南將軍竇滔墓 在縣北周秦坡。隋文帝泰寧陵 在邑東南四十五里,陵地九頃餘,城垣遺址尚存。

唐武部尚書楊恂墓 ,故美陽城北二里,有穹碑,高二丈五尺,廣三之一,元帝御製文。太子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