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3 (1700-1725).djvu/75

此页尚未校对

放生池 在縣東門外

百頃池 在縣西南十里。一名「九頃池。」 蓄沙河水以灌田畝。

《酆都山池 》「酆都山頂有二池,深各六七尺,下一池無水,相傳昔有人濯足於中,遂涸。上一池,冬夏不竭,稍穢則濁,數日後始清。」

大唐池 ,在縣西二十五里,其闊有二十畝,居民蓄水灌田。

蓮花池 在縣東南二里。

七女池 ,《漢中記》:「昔人無男,養七女,父沒,女於此負土,各為一冢,遂成此池。」

百順池 ,在縣西二十二里,溉田五百餘頃。飲馬灘 ,在縣東二里漢水中。每子午時,潮聲響如雷。

鴛鴦灘 在縣東二十里漢水中亂石錯落,起伏如鴛鴦狀。

石門灘 在縣東三十里。

西鄉縣

鐵城山 ,在縣東三十里。

牛嶺山 在縣東三十里,即金牛山。

老家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

樓山 ,在縣西五十里。山如樓,故名。

觀子山 ,在縣西六十里。上有觀,曰「雙河。」 神山 ,在縣西七十里。

石人山 ,在縣西一百里。上有石如人。

風山 ,在縣西四十里。

鳳凰山 在縣南十五里。

飛龍山 ,在縣南五十里。法寶發脈,上有紫霧,冬不駐雪。

馬耳山 ,在縣南五十里。

楊家山 在縣南二百里。上有宋楊侍郎墓。父子山 ,在縣南二百五十里。漢將徐氏父子固守,因名。

星子山 ,在縣東南三百五十里。山脈自大巴來,陡落於洋源之前,故名。

金竹山 :在縣南三百五十里。產金竹。

文昌山 ,在縣北十五里。

望江山 ,在縣北三十里。

雲盤山 ,在縣北二里,彌陀寺後。

午子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三峰峭立,二水環流。宋紹興間,建「翊聖保德真君廟」 ,明建上、中、下三觀。上肖雷祖、元帝二像。晴日巖頭輒有五色光,漢中勝景也。

飛鳳山 在午子山左。石壁蒼蒼如鳳凰飛,上鐫三大字,甚遒勁。側有「虎崖,鐫」 三字於石冠。朱山 在午子山右,一名華表山。峰巒峻峭,鬱鬱匆蔥,邑之《文峰》也。

天仙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上有「紫衣真人故址。」

鷹嘴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

鷹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龍溪發源于此。箭笴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上有仙人遺跡。石芥菜、兩石甕,行人無心見之,可以食飽,味甘美,有心求之,則不見。

天池山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池有二鳧,似鳳,常飛舞其中。

楊柳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

硃砂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上有飛泉,山中有野蔥、野韭,居民採食,與家菜無異,但長大耳。小巴山 ,在縣西南二百五十里。上產木竹筍,賈客販賣。

蒿平山 ,在縣東北三里。上有「元皇槶公祠」 ,今廢。

被紫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

席冒山 在縣南平定鄉,山有石洞。

堠子嶺 在縣東二十里。

拴馬嶺 在縣南一百里。漢張飛入蜀,拴馬于此,因名。

十二先鋒嶺 在縣東南,相連百餘里,無人煙。兵道郭構神祠于中途,住僧供茶,以濟途人。今廢。

金雞嶺 在午子山右,上有一石羊,二羔走去羊蹊河。諺云:「金雞叫,石狗咬,惟有石羊來不到。」 今山下惟石狗在焉。

仙人坪 ,在午子山右,即北庵也。相傳,善《卷》隱此。

八海坪 在縣南二百三十里。

太白洞 ,在縣東八十里。洞門有石人,手執牛角,被髮,相傳以為巫人,取真水化為石人。上有二祠,每旱禱雨輒應。

朝陽洞 ,在縣西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