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4 (1700-1725).djvu/3

此页尚未校对

夷吾霸齊,樂毅昌燕。是數君子,皆風雲相感,垂裕來 世。嘗以為阿衡則尊」立聖主,天下樂推;尚父則上讎 獨夫,諸侯同舉。管氏藉強齊之力以宗周,周無令主, 樂生因建國之資,默贊昭為奧主,君臣同道,僅能成 功。惟武侯遭時昏亂,群雄競起,高光之澤已竭,桓靈 之虐在人,遇先主之短促,值曹魏之雄冨,能以區區 一州,介在山谷,驅羸卒,輔孱主,衝擊中原,撐拒強敵, 論時則辛癸惡稔,語地則燕齊勢勝,遷夏商者未可 校功,霸桓昭者不足侔力。向使天假之年,理兵渭汭, 其將席卷西邑,底綏東周,祀漢配天,不失舊物矣。洪 伐彰彰,宜冠古今,卓軼前烈,其誰曰不然?武侯名蹟, 存乎《國志》,今之群書,姑務統於大略,敘我新意。至於 備載爵位,退述史傳,非作者至德也,今則不書。其銘 曰:「桓靈濟虐,雲海橫流,群雄蝟起,毒蠚九州。天既厭 漢,人思代劉。沸渭交爭,存亡之秋,其誰存之?時惟武 侯。伊昔武侯,踠足南陽,退藏於密,不曜其光。有時有 君,將排垢氛,魚脫溪泉,龍躍風雲。先主纘緒,天下三 分。馥馥德馨,悠悠清塵。前哲後賢,心跡暗淪。建茲新 廟,式是梁氓。」

《郵驛記》
孫樵

褒城驛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視其沼則淺混而茅,視 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甚蕪,堂廡甚淺,烏睹其所謂 宏麗者?訊於驛吏,則曰:「忠穆公嘗牧梁州,以褒城控 二節度治所,熊節虎旗,馳驛奔軺,以去以來,轂交蹄 劘,由是崇侈其驛,以示雄大。」蓋當時視他驛為壯。且 一歲賓至者不下數百輩,苟夕得其庇,饑得其飽,皆 「暮至朝去者,寧有顧惜心邪?至如棹舟,則必折篙、破 船、碎鷁而後止;魚釣,則必枯泉汨泥,盡魚而後止。至 有飼馬於軒,宿隼於堂。凡所以汙敗室廬,靡毀器用。 官小者,其下雖氣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橫難禁。 由是日益破碎,不與曩類。其曹八九輩,雖以供饋之 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補數百人殘暴乎?」語未既,有老 甿笑于前,且曰:「舉今州縣皆驛。吾聞開元中,天下無 金革之聲而戶口日益破;疆場無侵削之虞,而墾田 日益寡;民生日益困,財力日虞竭。其故何哉?凡與天 子共治天下者,刺史、縣令而已,以耳目接于民,而政 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輕任刺史、縣令,而又 促數于變易。且刺史」、縣令者,三歲再更。故州縣之政, 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者。其在刺史縣令,則 曰:「我即去,何用如此?當愁醉醲,當饑飽鮮。」囊帛櫃金, 笑與秩終。嗚呼!州縣者,真驛耶?矧更代之隙,黠吏夤 緣,恣為姦欺,以賣州縣者乎?如此而欲生民不困,財 力不竭,戶口不破,墾田不寡,難矣哉!予既揖退老甿, 條其言,書于褒城驛壁。

《江運記》
柳宗元

御史大夫嚴公牧於梁五年,嗣天子用周漢進律增 秩之典,以親諸侯,謂公有功德理刑,就加禮部尚書。 是年四月,使中謁者來錫公命,賓僚吏屬,將校卒士, 黧老童孺,填溢公門,舞蹈歡呼,願建碑記德,垂億萬 祀。公固不許,而相與怨咨,遑遑如不飲食。于是西鄙 之人,密以刊山導江之事,願刻巖石曰:「維梁之西,其」 蔽曰某山,其守曰興州。興州之西為寇居,歲備亭障, 實以精卒,以道之險阻,兵困于食,守用不固。公患之, 曰:「吾嘗為興州,凡其土人之故,吾能知之。」自長舉北 至于青泥山,又西抵于成州,過栗亭川,踰寶井堡,崖 谷峻隘,十里百折,負重而上,若蹈利刃。盛秋水潦,窮 冬雨雪,深泥積水,相輔為害。顛踣騰「藉,血流棧道,糗 糧芻槁,填谷委山,牛馬群畜,相藉物故,運夫畢力,守 卒延頸,嗷嗷之聲,其可哀也。若是者,綿三百里而餘, 自長舉而西,可以導江而下,二日而至,昔之人莫得 知也。吾受命于君,而育斯人,其可已乎!」乃出軍府之 幣,以備器用,即山僦工,由是轉巨石,仆大木,焚以炎 火,沃以食醯,摧其堅剛,化為灰燼。畚鍤之下,甚易朽 壞。乃闢乃墾,乃宣乃理。隨山之曲直以休人力;順地 之高下以殺湍悍。厥功既成,咸如其素。于是決去壅 土,疏導江濤。萬夫呼忭,莫不如其志。雷騰雲奔,百里 一瞬。既會既遠,澹為安流。蒸徒謳歌,枕臥而至。戍人 無虞,專力待寇。惟我公之功,疇可侔也?而無以酬德, 致其大願,又不可得命。矧公之始來,屬當惡歲。府庾 甚虛,器備甚殫,饑饉昏札,死徙充路。賴公節用愛人, 克安而生,老窮有養,幼乳以遂,不問不使,咸得其志。 公命鼓鑄,庫有利兵。公命屯田,師有餘糧。選徒練旅, 有眾孔武。平刑議獄,有眾不黷。增石為防,膏我稻粱。 歲無凶災,家有積倉。傳館是飾,旅忘其歸,「杠梁以成, 人不履危。」若是者皆以戎隙帥士而為之,不出四人 之力,而百役以就。且我西鄙之職官,故不能具舉,惟 公和坦直方,廉毅信讓,敦尚儒學,抑損貴倖,率忠與 仁,以厚其誠。有可以安利于人者,行之堅勇,不俟終 日。其興功濟物,宜如此其大也。昔之為國者,惟水事 為重,故有障大澤、勤其官而受封國者矣。西門遺利, 史起興嘆;白圭壑鄰,《孟子》不與。公能平險休勞,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