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4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龍湫 ,在縣南五十里漢江南岸。其深莫測,旱禱有應。

石泉 :在縣治南五十步。清洌不涸,民便汲取,縣以此得名。

漢陰縣

雲門山 在縣東二十里,兩峰並峙若門,天將雨,山巔即起雲氣。馬蝗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

鳳凰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南繞漢江,東西二百餘里,中有峰似鳳,因名焉。

臥龍岡 在縣北。蜿蜒如龍。明萬曆初年居民開種,不惟有害形勝,且值霖雨,淤泥壅塞城壕。前袁令禁耕,李令復立碑於北門下禁止。分水嶺 在縣西三十里。林木叢茂,多虎狼跡。石門 在縣西北,兩山夾峙,宛如一門。

魚洞嶺 在縣西北九十里。

龍會嶺 在縣西北七十里。高與鳳凰山並。六面山 ,在縣北五十里。

尖山 在縣北十五里

雞公嘴 在縣北六十里。峰秀如雞頭。

天生橋 在縣北五里,如橋梁然。

瘦驢嶺 在縣北九十里。

箭幹山 ,在縣北七十里。

雙乳山 在縣東五里,兩峰突起道旁,形如雙乳。

月嶺山 在縣東六十里。有溪水出焉,名「月水。」 橫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右截群山。

黃龍洞 ,在縣北八十里。黃龍機禪師坐禪處。黃龍洞 ,在縣北一百里。

黑龍洞 在縣東北一百里。二洞深邃莫測,邑民遇旱,有禱即應。

南陽洞 :在澗池鋪北。

「玉皇洞 」 ,在紅崖道旁。

千佛洞 在高梁鋪北

湘子洞 :在蒲溪鋪南。

漢山 ,在鳳凰山南九十里,即《禹貢》沔水。恆水 在縣東二里,會青泥、澄溪諸水。

月河 在縣西四十里。發源分水嶺,至興安入漢。

蒲溪河 在縣東南四十里。

花石河 在縣東南五十里。

墩溪河 在縣西南五里。

仙溪河 在縣西南十五里。

板峪河 在縣正南五里。按《縣志》,以上諸河,俱出鳳凰山,北入月河。

觀音河 在縣西北二十里。

沐浴河 ,在縣西北十五里。

青泥河 在縣正北十里。

鐘河 ,在縣正北六十里。

添水河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雙乳河 在縣東北六十里。按《縣志》,以上諸河,俱發源北山,南入月河。

沙河 在縣西北六十里。出石峪塢,西流入石泉池河。

大漲河 ,在縣南一百里。南入漢。

盧峪溝 在縣東南八里。

鐵浮溝 在縣東南十里。

龍王溝 在縣東南三十里。

池龍溝 ,在縣東北五里。

田禾溝 在縣東北五十里。

甘泉 :在城隍廟前。前令張大綸鑿。

神泉 :在關帝廟前。前令丁珣鑿。

涼水泉 在縣東六十里,暑月飲之,冷冽逼人。「碗泉 」 在鳳凰山南。清洌可飲,行人利之。鳳凰池  、仙女池 俱在鳳凰山頂。

天池 在漢江南

蓮花池 在縣東雲門鋪,曾產並頭瑞蓮。

水利附

本州。按本州無附郭之縣。

萬春隄 在城西四里,即古石隄也,處在上游,明萬曆癸未及

皇清康熙癸酉,大水冒隄上過焉,民賴灌溉之利。

長春隄 在城東一里。明成化八年,水衝隄潰,淹沒州治。十五年,知州鄭福增築,魯得之為《記》。萬曆十一年,大水,隄伏巨浸中。凡水發則黃洋與漢江會合,湧溢上行,而陳、施二溝之水,從城南而東,四水匯而為一,衝蕩甚猛。乃鑿竇為閘,封閉以石。每陳、施二溝之水下流,則啟閘以疏其勢。或黃、漢之濤上湧,則閉閘以遏其波。二十年,守道曾如春檄署州通判張海修理,封足三丈。崇禎間,州同知蔣體元於隄上遍植桃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