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4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草場冬雪 》古建寬州土城猶存,宋時積草於此。縣治枕山,雪景極佳。

《東峰晴空 》,山不甚高,頗平衍。上有禪林,清山第一名勝。雨霽天青,暢人心目。

鐘岡「皓月 」 舊建鐘樓以節晨昏,尚存遺址。秋宵月明,四望一色,為城南第一佳境。

《佛巖涼夏 》高巖數十仞,澗水瀠其下,名「清涼巖。」

《濟橋霜天 》普濟橋在城南,為烏延達衝。雞聲殘月人跡塞,霜至秋深,旅況凄然。

石臺壁立 ,石臺天成。相傳宋僧王嵩寓此,後建觀音洞。壁立千尋,為清山水口。

《官山奇聳 》。山當往來官道上,建祠,萬山旋繞,二水襟裾,景之奇絕者。

《筆山遠眺 》二峰列峙,形如筆架,為縣治之右臂。春深樹茂,掩映古寺,爽氣可挹。

無定洪濤 ,匯眾水而瀉於黃河。湍急沙流,淺深不定,風起,吼聲如雷。一名《圁水》。

延長縣

盤龍山 在城西四十里平青鋪,臨崖突起,延水經其下。

石跋山 :在城南五十里。有寺。

鳳凰嶺 在城東三十里,山勢若鳳脛,延水西遶,形勢逶迤。里稱「前鳳嶺、後雞川。」

交口川 在城東北四十里舊獨戰山下,東入黃河。

安溝河 在城南三十里。自坌口經安溝,由棗林流入黃河。

延川縣

東峰山 在城東,一名「太和山。」

禪梯嶺 :在城西七十里。係縣地扼吭要口,中有石洞。

永平川 ,在延川西八十里。

站川 由文安驛流入延川縣河歸黃河。「縣河 」 由縣城外流入黃河。

鄜州

高奴山 按縣志,在城南一里。《史記》:「項王封董翳為翟王,都高奴。」

小山 在城西一百五十里,取淮南「叢桂」 之義。御史鄭本立有詩。

開元坡 在城北一里。唐韋莊詩:「開元坡下日初斜,拜掃歸來走鈿車。」

龍尾坡 在城東十里。盤旋狀類龍尾,故名。「大奇原 」 在城西北五里。

子午嶺 :在城西二百里。

柳池原 在城西五十里。

楊圈原 在城西三十里。

相里原 在城南二十里。

四仙原 :在城南七十里。

交道原 在城東二十里。

儒子原 在城東三十里。

郝家原 在城北三十里。

趙家原 在城北五十里。

河上原 在城西二百里。山有石洞,知州潘愚刻「天險」 二字。御史鄭本立有詩。

落雲石 在城北十里,郎中陳棐有銘:「就下而安,臨流而潔,屹然無倚,萬夫之傑。」

大石崖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陳棐題「飛翠流紅」 ,提學井濟題「堆瓊漱玉」 ,皆大書刻崖。

《牛武》川 水,自牛武城東來,入於洛。

採銅川 其地產自然銅水,東注入洛。

火焰溝 在城南百步

丘家溝 州人御史丘野所居,因以名焉。水西來入洛,在城西北三里。

沙飛溝 :在城南十里。

會道溝 ,去城八十里。

溫泉 在城南一里,其水冬溫。

雲湫 在城西北十五里。祈雨多應。

《龍湫 》,離城七十里有巨湫,周圍數里,多蒲葦,人傳龍常在其下。

景致附

開元白松 北關山坡,唐建古寺,內有白松參天。

《玉女垂楊 》在山城中。阿師崖出石泉,傳清水可照玉女洗盆。旁垂楊影,題詠甚多。

《聖佛晚照 》在城東門外山阿,名「聖佛峪。」 斜陽將沒,則日色與水光相蕩漾。

《柏山秋聲 》在直羅川西,唐建古寺內。古柏參天,蒼古奇怪,四時如秋風,吹其葉則淅瀝有聲。《雒川縣》。

燈高山 ,在城南七十里。傳翟王飲馬于洛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