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6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龍堂禱雨輒應

澇池 凡十二。府治西南一,小什字街;西南一;東南一,馬苑東一,城東北隅一,城北東壕一,城北西壕一。城關東水門一,遞運所東北一,遞運所南榜古城一,北關西北一,北關迤北一,俱宋知州孫長卿所鑿,以備寇患。下有石灰底,今漸廢。

合水縣

南山 在縣南一里。其山巍然,林木茂盛。子午山 ,在縣東五十里,一名「橋山。」 南連耀州,北抵葭州,東接延安。松木槎牙,綿亙八百餘里,延至真寧縣,黃帝曾葬衣冠於此。

錦屏山 在縣西五十里,狀如圍屏。

長厚原 ,在縣西七十里。

漢城原 在縣西九十里。

北川 ,在縣東一里,與建水合,南流六十里入馬蓮河。

小川 ,在縣南五十里。源出子午山,西流三十里入《合水》。

故城川 在縣南五十里。源出子午山,南流入寧州界。有葦荻、烏藥諸產。

玉梅川 ,在縣東七十里。源出子午山,東流入華池水。

鳳川 在縣東七十里

廝坡川 ,在縣東八十里。源出子午山,東流入華池水。

豹子川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源出安化縣界,西入華池水。

平戎川 ,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源出保平縣界,南入華池水。

清水溝 ,在縣西南一百里。源出田家里,南流入《合水》。

慕源溝 在縣西十里

錫蠟溝 ,在縣東六十里。

神靈溝 在縣東六十里冉家鋪西。溝中央有山特起,矗峻雄峙,上平坦寬宏。至正間,居民避亂於此。兵至溝口,忽風電大作,若有人馬擁護之聲,兵恐乃退,故名。

苗村溝 在縣東七十里。源出子午山,東流入廝坡水。

馬蓮河 在縣西五十里。源出安化縣,流入寧州界,會九龍川。

冉家河 在縣西五十里。源出安化縣界,南流入馬蓮河。

建水 在縣東一里。源出子午山,西入北川。麻峪水 ,在縣東南七十里。

聖公泉 在縣南五十步,旱禱每應。

煖泉 在縣南。泉源性煖,邑人修禊之地。寶泉 在縣北二十里寶泉寺,泉出如貫珠。「玉泉 」 在縣西南七十里石崖上有唐人詩,墨跡透石。

柳池 ,在縣西五十里,崖有石塔。

華池 ,在縣東北一百里。源出保安縣,流入鄜州界。

漢城九井 ,在縣西南九十里。

合水三井 在縣內。民賴利濟之功。

環縣

烏崙山 在縣北三十里。山甚高峻,敵難於登陟。宋於此置烏崙寨,置兵防守,今無。

牛家山 在縣西一百里。牛訛奴族類所居。尖山 在縣東一百里。山形聳拔。

大方山 、小方山 ,俱在縣西南,其形方馬嶺 ,一名「箭括」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相傳唐之馬嶺。縣西北有岩洞,幽遠莫窮所止。

環江 在縣西十里

甜泉溝 在縣西三里。源出開城縣界,流入環河,水味甚甘美。

七里溝 在縣東七里,流入環河。

鴛鴦溝 ,在縣西一十八里。東流入環河。西溝 ,在縣西一十里。

馬嶺溝 ,在縣東一百里。

趙大夫溝 ,在縣西一十里。

肅遠城溝 ,在縣北四十里。

木缽溝 在縣東四十里。源出安化縣界,流入環河。

三岔溝 在縣南一百里。東流入環河,旁分三岔。

葫蘆泉 :在縣治之西。

石泉 在縣南五里,流入環河。

合道泉 在縣西八十里。源出開城縣,流入環河,二水合,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