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8 (1700-1725).djvu/103

此页尚未校对

劍州

臥龍山 在治東二里,山形蟠繞如臥龍。漢陽山 在治北二里。峰巒高出,上插雲霄。普翠山 在治西。

鶴鳴山 在治東一里。後人磨崖刻唐元結《中興頌》於上。

大劍山 在治北二十五里。一名梁山。《山海經》:「高梁之上,西接岷、峨,東引荊、衡。」 劉儀鳳《劍閣記》:「梁山之險,蜀所恃以為外戶。峭壁中斷,兩崖相嶔,如門之闢,如劍之直」 ,故又名劍門山。

小劍山 與大劍山相屬。秦欲伐蜀,而道不通,乃作五石牛,以金置其後,言「能糞金,欲以遺蜀。」 蜀王負力而貪,乃令五丁開道引秦,因滅蜀。大劍雖號天險,徑路頗彝。小劍鑿石架閣,險不容越。

五子山 :在治西北五十里。五峰奇秀,如拱立然。

天榜山 :在城南,與儒學對峙。

石劍山 :在治南百里,有石如龍,左右有眼,盤曲相通,吹之有聲。

孤玉山 :在治北二十里。魏將軍鄧艾廟在其下。

七盤山 在舊武連縣北,武侯坡在其西。跨鶴山 在治西南一百五十里,古普成縣治東。一名「駕鶴」 ,一名「駕空。」 紫霄觀在其腹,崖多宋人題刻,及懷素草書。

雲起山 在治南九十里,久晴雲起則雨。《停船》山 在治南八十里。俗傳上古洪水懷山時,有船停於此。

清虛山 在治東南一百一十里。宋隱士王省居此,賜號「清虛山人。」 上有清虛寺。

金仙山 在治南一百八十里,上有金仙寺。讀書巖 在治東臥龍山之南麓。宋人讀書處。龍巖 在治劍門山,洞口斜入甚邃。巖有懸泉,隨穴下注。居民遇旱取水,禱雨輒應。有宋人隸書「龍巖」 二字于額。

龍洞 即「駢池洞」 ,在州南三里。洞橫入,深不可測。旱則州人挹其湫,禱雨輒應。

滴翠崖 在紫雲山麓。宋人王非熊隸書「滴翠」 二字。

九龍洞 在治內

秀崖 在州城西,有泉清潔可愛。

龍崖 在治北七十里,洞穴可坐百人,蜿蜒若龍蟠之狀。治西亦有龍礬,可坐百人。

小潼水 ,源出劍州武廉廢縣北七十里,經梓潼縣流入嘉陵江。

揚帆水 ,在劍州陰平廢縣西四十里,與潼水合流奔注,望之如揚帆云。

石臼江 源自涪江,經劍州,東入嘉陵江,其旁石多如臼。

涪江 ,源出西羌,從漁溪寨南經江,流至劍州南入綿州界。

嘉陵江 在治東七十里。源出陝西鳳縣,經廣元、昭化南流入州境,復經蒼溪、閬中、南部,下流至重慶入於岷江。

黃沙江 在治北一百五十里。發源青川所,流入州北境黃沙壩,折而東,經虎口、大倉、石羊,至昭化境入嘉陵江。

西河 在治西南百餘里。發源五子山,甚微。南流至會口始漸大。經冰溪、金仙,流入南部縣境,以達嘉陵江。

大劍溪 發源大劍山,自劍門關流出,至誌公寺北折為魚子溪,至大倉嶺入於黃沙江。「小劍溪 」 發源小劍山,東過涼水溝、瀑布崖,至兩溪口,與大劍水合流。

聞溪 發源五子、把寨二山,南流經城東,至江口注于嘉陵江。

浴丹池 ,劍州普安廢縣,唐杜光庭浴丹之所。池中有魚,赤鬣,色如金,飛躍其中,人或探取,必觸風雷之變。

龍泉澗 在安樂泉旁。泉流石上,有漚月潭、爛柯坪諸境。知州喬缽大刻「龍泉」 二字於石。禱龍窟 ,在五子山前。禱雨輒應。有風穴,戒不可動,動則大風作。

梓潼縣

鳳凰山 :在治東。峰巒起伏,狀如鳳凰。

長卿山 在治西南,舊名「神山。」 唐明皇幸蜀,見山有司馬相如讀書之穴,因名長卿山。

五婦山 ,在治北一十二里。秦惠王遺蜀王美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之,五丁蹋地大呼,五女皆化石,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