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 亭 在成都府署西。甲申後賊毀。
皇清康熙三年內知府冀應熊重修。
雪峰亭 在行署內,御史王瑋題。
栖風亭 在鎮守府內
「嘉會亭 」 在按察司堂後。
「《寒王》亭 」 在布政司堂後。
合江亭 在府治東。唐韋皋建。宋呂大防重修。樂俗亭 在府城南。宋韓絳建,蘇稅修。
浣花亭 在府治西南五里浣花溪側。
百花亭 在百花潭上。巡撫東阜公建,因名。琴臺 ,在府治西南五里。漢司馬相如宅。唐杜甫詩:「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君。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雲。」 嘉靖中,學憲陳鎏建坊於五里鋪路旁,題曰「琴臺徑。」 沿小徑半里許始達琴臺,遺址樹松柏。
讀書臺 在府城北二里。諸葛亮築此臺以集諸儒,兼待四方賢士。府城東二十五里,有唐段文昌讀書臺。彰明縣北五十里,有李白讀書臺。草元亭 在府治西南揚雄宅內。《寰宇記》:「在華陽縣少城西南角。」 郫縣又有揚雄讀書堂。雲臺 在府治北門外,俗名賽雲臺,即玉局觀。講經臺 在府治西青羊宮內,老子遺址。降生臺 與「講經臺」 對面。
紫金臺 在青羊宮,「通明寶閣」 之後。
望京臺 去府治北十五里。唐韋皋築。
《後樂軒 》在清軍察院內,御史王璟建。
「餘清軒 」 「在按察司堂後。」
廢華陽縣治 在府治東,賊燬壞。康熙初,知縣張暄始建草署。九年,歸併成都縣。
廢馬軍寨巡檢司 去縣治東三十五里,今燬廢。廣都水驛 去縣治東南三十里,今燬廢。木馬水驛 去縣治東南六十里,今燬。《溫江縣》。
魚鳧城 ,去縣北十里。相傳魚鳧都此。
方便城 ,去縣北十五里。漢朱遵所築。
郭城 ,去縣西二十二里。
斐竹亭 在縣東門外。相傳炳靈三太子讀書於此。
天綱井 在縣西二十五里淘壩鎮,今廢。八角亭 在縣西門外一里楊柳河岸,今廢。鳴江樓 在縣西門外,久廢。
藥師樓 「在縣治後」 ,久廢。
新繁縣
繁城 去縣東北三十五里。漢蜀郡繁縣也。按《蜀志》,延熙中,梁州彝降姜維徙居之於繁,而遷繁民居新縣,故名新繁。
打麥場 在治東。舊傳王老慕道,飲道士浸瘡酒。時方打麥,忽風動雲蒸,一時輕舉,闔家上仙,空中猶聞打麥聲,鄉人名其地為「打麥場。」 蠶石 在縣龍橋南岸。
寫經臺 按:《明一統志》:「縣北三十里,漢末有苟居士,常于臺上援筆書空曰:『吾為諸天寫經處』。雨降臺上,獨不沾濕」 ,臺側有石硯。
彭縣廢治 ,宋時建,明洪武中重建。
皇清康熙六年,知縣李之謙復葺,今歸併新繁縣。其
縣內申明亭、旌善亭、存留倉、陰陽學、醫學、僧會司、道會司、養濟院等,俱與新繁治同,今俱燬。白石溝巡檢司 ,在治北六十里,今亦裁燬。晉壽城 ,去舊彭縣西北三里。劉宋晉壽郡,梁東益州、西魏天水郡、後周九龍郡皆置于此。此下俱彭縣歸併。
天水故城 ,《寰宇記》:「後魏無益州,改天水郡為九龍郡,以九曲山故名。」
蠻子城 ,去舊彭縣東五十里。
濛陽廢縣 ,去縣東二十里。唐儀鳳初置,宋因之。
九隴廢縣 在舊彭縣西。魏置濛州,唐屬彭州。東湖 在舊彭縣東,宋政和中眉山蘇洵開濬。西湖 在舊彭縣西,唐元和間郡守蕭佑鑿。龍興塔 在舊彭縣龍興寺中,宋大觀中預知禪師建,世傳塔頂有寶珠鎮之,為級十七層,高二十餘丈,直接煙霄,環百里,望之屹然玉柱。雲居塔院 在舊彭縣曲尺山,宋樂音王祖師創立,高一十三層,殿西石巖,樂音王肉身在焉。福昌寺塔 ,俗呼「白塔。」 在舊彭縣三郎鎮。南樓 在舊彭縣治內,范伯祿有《記》。
「凝翠亭 」 在舊彭縣西子城內。
金堂縣
懷安池 去縣東南五十里。石城居左,白塔居右。臺山西峙,峽水東流,遺址尚存。
牟池 ,在縣蒼龍山頂,池水四時不竭,舊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