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8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庵諸名人遺碑

「杜康遺甕 」 ,相傳仙人杜康造酒處。石甕見存。《七賢柏 》,在般若奄下,根分七股,蒼勁天成。象王石 ,在浮山。

仙姑巖 在治東北。岩石壁立,昔有仙姑煉丹於此。

琴心石 在治東

藥湖洞 ,在治西。昔人避亂處,可容萬人,河水環流。石門、石床俱在。

內江縣

舊廢縣 ,在縣西二里。

清溪廢縣 在縣東北八十里。唐置。宋省入內江。

凌雲閣 在縣學宮內,知縣吳山建。

凌風臺 在縣治西化龍山頂。宋朱真人游息之所。

醮壇 在治西關外,朱真人之醮壇也。

《葛仙勝跡 》,在治南十五里。高峰峭聳,俯瞰大江,乃葛真人煉丹處也。

書樓 在治城內,趙雄宰相書樓也。歷元、明數百年。舊時樓已化為烏有,城中人猶於月明夜靜之時,聞有讀書聲。

桂湖 在治城內,池水澄碧如玉,與江水同消長。在文肅公相府之前。迴廊高閣,時宴賓於此。亂後猶存數椽。今圮。

芙蓉亭 在治東,隔江十里。趙文肅公致相歸,集諸名儒講習於此。陳文憲公、粵西曾大中丞皆請謁焉。

花臺 在治南一里。高臺峭立,俯視江流,有亭翼然,亭內奇花異卉,春夏如錦。

資陽縣

丹山廢縣 在縣境內。本資中縣地,隋析置。宋初,與銀山、丹山縣俱省入盤石縣。

盤石廢縣 ,在縣北三里。

王褒宅 在縣治內,有「八卦井。」

董鈞宅 在縣內,即延慶寺。宅有二大石鼓,今徙於宣陽觀,後又為「張方宅。」

《攻玉銘》碑 在儒學前,或云趙逵所作。其詞曰:「岫屏其容,采雲其丰,來自他山,豎名不窮。我有美石,適為我攻。我器之成,爾勛爾庸。」

八卦井 在縣廨內,闌上有「八卦井」 三字,相傳王褒所刻。

放生池 去縣東一里,有顏真卿所撰碑、《嘉禾碑 》。宋淳熙間產嘉禾,遂立此碑。

「二賢堂 」 在儒學南。祀王褒、董鈞。

書臺 在縣治南五里。漢王褒築臺於此讀書,基址尚存。明建立書院於上,庭廡壯麗,門垣大備。扁額今廢。

神仙洞 在治東北六十里。其洞透山,不知幾許,世傳老君降蜀在此。洞左右有石床存焉。龍洞 在栗林鎮東二里,二石嵬然相對左右間。前代立孔子廟於上,而石像猶有存者。左右分裂一洞,淵然莫測,世傳一龍從此出。宋馮忠刻大石龍於洞壁,後人不時彩繪,遇旱禱之即應。今龍跡猶存。

滌硯池 在書臺山下。漢王褒所鑿。池之上有井,俱覆以亭,年久傾折,而遺跡尚存。正德丁丑,知縣張鳳羽滌洗其池井而砌以石,仍立亭,刻石碑,親題其額。今池存,餘俱廢。

賴卜廢鎮 :在治西四十里。

黃土廢鎮 :在治西南四十里。

龍結廢鎮 :在治南六十里。

栗林廢鎮 :在治東七十里。

永寧廢鎮 :在治西五十里。

丹山廢鎮 :在治東北七十里。

簡州

波閏城 ,去州南九十餘里。西魏置縣。隋改曰「平泉。」

平泉廢縣 ,去州西南五十里。西魏置波閏縣,隋改曰「平泉。」

陽安廢縣 在州東二里。今為陽安驛。

《孔聖像》《顏子像》二碑 ,宋趙伯豪得之兗州孔聖家廟,吳道子畫,今存。

牛鞞戍 ,去州西一里。

會勝亭 在州西北隅。宋趙抃為蜀漕時,按部至此,賦詩。後十五年,再入蜀為帥,復和前詩,人因繪像于壁。

琴軒 在報恩寺,有趙清獻《聽琴詩》。

《真武像碑 》係張平山手蹟,在舊治真武宮。康熙乙巳,知州王孫盛建新治北樓,塑真武像,因移於此樓上。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