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8 (1700-1725).djvu/52

此页尚未校对

石刻《西銘 》「在治東巖,宋進士趙介胄手蹟,今廢。」

唐顏魯公《中興頌》碑二 ,一在東巖,一在北巖,今皆磨滅。

小桃園 在治北三里,當春江岸,桃開不減武陵之盛。今廢。

儒林鎮 在治東五十里,環溪河西。有山名「仙峰。」 明正統間,建儒林觀于山塢。弘治間增修,五殿層列,上為承天寺。獻賊焚燬。溪水遶鎮過山麓,曲折如環,因名。河為環溪河。

玉女池 :在治東十三里。相傳池底有石床,昔玉女曾宿於此,其跡存焉,因名。

瑞蓮池 在舊治側,遇科第即開,而池內卻無根,俗呼為「應第蓮池」 云。

放生池 在治南五里。昔唐僧曾買魚放此池中。

凌煙塔 在治南二里,創自宋寧宗慶元三年,為州之文筆,直入雲霄。

墨玉臺 在治東溪上。上有「碧波亭」 ,宋學士劉光祖讀書於此。

頒春亭 在舊治內,今廢。

八卦臺 在治西五十里。唐李淳風修仙處。觀瀾亭 在治西三里許。明知州駱秉韶建,今廢。

碧波亭 在治東溪「墨玉臺」 之上。溪水環遶於下,後漢文節先生讀書處,今廢。

歇馬亭 在治西四十里。漢昭烈征吳過此駐蹕,因名。

叢桂樓 在州治南雙市街。宋紹興中,為李瞰如、李進修、范時中、袁炎、牟子正同登第,故名。「望湖樓 」 在州南三里。下瞰江流,山光水色,交相映帶。輕舟小艇,時出柳陰之中。人謂不減瀟湘、苕霅之景。

江月樓 下臨赤、鴈二水之會,壯麗甲於西川。狀元樓 在州治內。宋慶元五年,邑人許奕廷試第一,故名。

清忠堂 在州舊倅廳,為宋趙抃、范純仁建。怡雲閣 在治北四里大江西岸。岸上有朝陽洞,洞迎旭日,閣吸朝霞。明進士劉念讀書處。明學士趙大洲題「龍沙虎石」 四字於上。

崇慶州

江源廢縣 ,去州東南三十里。本漢江源縣地。唐初,置唐隆縣,又改「唐安。」 宋改曰江源。

永康廢縣 ,去州西五十里。孟蜀分青城縣地置此縣。宋因之。

漢源廢縣 去州西北五十里。今為橫源鎮。《晉康》廢縣 ,去州西南三十里。

晉原廢縣 ,去州西十里。

讀書臺 段文昌讀書處。

百家門 在州治西北兩山上闔下闢如門。蠻子城 ,昔蠻人所居,又作忙子城。唐明皇避亂青城,駐蹕於此,不三日而城即築完,因名。俗訛為「蠻子城。」 上有梳粧臺,城猶在焉。

尚友閣 在州治西湖上。宋紹興間,計敏夫領郡事,以高適嘗為此州守,與杜甫酬唱,乃刻二公詩,目其閣曰「尚友。」

《東閣 》,《杜甫詩》:「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四相堂 唐建,以張柬之、鍾紹京、李峴、王縉四公皆牧是州,後皆為相,故名。前有「崇慶堂」 ,宋紹興間,知州孫大沖建。

新津縣

公孫述城 ,去縣西三十里。述所築。

舊廢縣 ,去縣東三里。

三女池 在縣東。宋時宋氏三女,父亡,母煢居,三女誓不適人,母死,哀毀迨葬,夜負土以覆塚,晝則俱隱不見,塚前遂汙為池,故地以「三女」 名。絕勝亭 在寶華寺,宋蘇軾讀書於此。

覺山 在修覺山後。巖有「覺山」 二大字,為唐元宗幸蜀時御筆題。

東坡亭 在寶華寺前。昔人覽眺,多乘舟遊於其下,俱有題作以紀其勝。蘇子嘗載酒於此,題有「仁智動靜,青山綠樹」 八字,亦號赤壁,後人遂亭之。今廢。

雙流縣治 在城正中。明正統中建大堂、二堂、內宅外立鼓樓門、儀門、申明亭、旌善亭、左右主簿、典史、衙舍、倉庫、監禁、陰陽學、醫學、僧會司、道會司、察院,久毀,今歸併新津縣。

蠶叢城 ,去舊雙流縣南十八里,蠶叢所都武陽城 ,去舊雙流縣南十里,宜城山上瞿上城 ,去舊雙流縣東十八里。按《縣志》,蠶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