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8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九十五卷目錄

 成都府部藝文二

  石經始末記       宋范成大

  成都西浦國寧觀古楠記    陸游

  籌邊樓記          前人

  駟馬橋記          京鏜

  游浣花記         任正一

  分弓亭記          范謨

  縻棗堰記          楊甲

  望岷亭記          張俞

  蜀堰碑         元揭徯斯

  房公石記         明楊慎

  八陣圖記          前人

  鐵牛記           陳鎏

  少岷山記          呂柟

  修覺山           鍾惺

  中巖            前人

  浣花溪           前人

  平羌碑記          闕名

職方典第五百九十五卷

成都府部藝文二

《石經始末記》
宋·范成大

《石經》,已載前記。晁子正作《考異》而為之序。《考異》之作, 大抵以監本參校,互有得失,其間顛倒闕訛,所當辨 正。然古今字畫,雖小不同,而實通用耳。《考異》并序凡 二十一碑,具在石經堂中。子正之序曰:《鴻都石經》自 遷徙鄴雍,遂茫昧于人間。至唐太和中,復刊《十二經》, 立石國學。而唐長興中,詔國子博士田敏與其僚校」 諸經,鏤之板。故今世六學之傳,獨此二本爾。按趙清 獻公《成都記》:「偽蜀相毌昭裔捐俸金取九經,琢石於 學宮。」而或又云:「毌昭裔依太和舊本,令張德釗書。」國 朝皇祐中,田元均補刻《公羊高》《穀梁赤》二傳,然後十 二經始全。至宣和間,席文獻又刻孟軻書參焉。今考 之偽相,實毌昭裔也。《孝經》《論語》《爾雅》,「廣政甲辰歲張 德釗書《周易》,辛亥歲楊鈞、孫逢吉書《尚書》,周德正書 《周禮》,孫朋吉書《毛詩》《禮記》《儀禮》,張紹文書《左氏傳》」,不 誌何人書,而詳觀其字畫,亦必為蜀人所書。然則蜀 之立石,蓋十經其書者,不獨德釗,而能盡用太和本, 固已可嘉。凡歷八年,其石千數,昭裔獨辨之,尤偉然 也。公武異時守三榮,嘗討國子監所摸長興板本讀 之,其差誤蓋多矣。昔議者謂「《太和》石本授寫非精」,時 人弗之許,而世以長興板本為便。國初遂頒布天下, 收向日民間寫本不用,然有訛舛,無由參校,判知其 謬,猶以為官既刊定,難於獨改。由是而觀,《石經》固脫 錯,而監本亦難盡從。公武至少城,寒暑一再易節。暇 日因命學官讎校之。石本《周易說卦》「乾健也」以下,有 韓康伯注《略例》,有邢璹注《禮記月令》從唐李林甫改 定者,監本皆不取外,《周易》經文不同者五科,《尚書》十 科,《毛詩》四十七科,《周禮》四十二科,《儀禮》三十一科,《禮 記》三十二科,《春秋左氏傳》四十六科,《公羊傳》二十一 科,《穀梁傳》一十三科,《孝經》四科,《論語》八科,《爾雅》五科, 《孟子》二十七科。其傳注不同者尢多,不可勝紀。獨計 經文,猶三百二科。跡其文理,雖石本多誤,然如《尚書 禹貢》篇「夢土作乂」,《毛詩日月》篇「以至困窮而作是詩 也」,《左氏傳昭公十七年》「六物之占,在宋、衛、陳、鄭乎?」《論 語述而》篇「舉一隅而示之」,《衛靈公》篇「敬其事而後食 其祿」之類,未知孰是。先儒有改《尚書》「無頗」為無陂,改 《春秋》「郭公」為「郭亡」者,世皆譏之。此不敢決之以臆,姑 兩存之,亦鐫諸樂石,附于經後,不誣,將來必有能考 而正之者焉。子正又刻《古文尚書》于堂,而為之序曰: 「自秦更前代法制以來,凡曰古者,後世寥乎無聞。書 契之作,固始於伏羲,然變狀百出,而不彼之若者亦 已多矣。《尚書》一經,獨有古文在,豈非得于壁間?以聖 人舊藏,而天地亦有所護,不忍使之絕晦?中間雖遭 漢巫蠱、唐天寶之害,終不能滅蝕,今猶行于人間者, 豈無謂耶?況孔氏謂「《尚書》以其上古之書也。」當時科 斗,既不復見,其為隸古定此實一耳。雖然,聖人遠矣, 而文字間可以概想,則古書之傳,不為浪設。予抵少 城。作《石經考異》之餘。因得此《古文全編》於學宮。迺延 士張𤈱倣呂氏所鏤本,再刻諸石,是不徒文字足以 貽世。若《二典》曰:「若粵」𦱡之類,學者可不知歟?嗚呼!信 而好古,學于古訓乃有獲。蓋前牒所令,方將配《孝經》 《周易》經文之古者,同附于石經之列,以故弗克第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