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
東北至盤關,交陝西漢中府寧羌州閔家坡界一百七十里。
西南至「造角鋪」 ,交昭化縣「五佛崖」 ,界二十里。西北至東山堡「桐梧院」 ,交龍安府平武縣「簡池溝」 ,界九十里。
自縣治南至本府二百五十里,至省城一千七十里。東北至
京師九千九百五十里
東西廣二百六十里,南北袤二百八十里。《昭化縣》:
東至廣元縣二十里
西至劍州界六十里,又至蒼溪縣一百四十里,南至梅嶺四十里。
東北自縣門,交寧羌州界,一百二十里。
自縣治南至本府四百里。
巴州
東至陝西西鄉縣,五百五十里。又至「望星關」 ,交西鄉縣鹽場壩,界,四百里。又至「三寶溪」 ,交太平縣嵩坪界,三百五十里。
西至保寧府一百五十里,又至蓋寺交閬中縣「廣教寺」 界八十里,又至蒼溪縣二百四十里,南至渠縣二百五十里,又至佛樓寺交渠縣「皂角埡」 界一百五十里。
東南至太平縣四百五十里;又至東鄉縣四百二十里;又至達州三百五十里;又至馬渡關,交東鄉浪洋寺界二百二十里;又至金華臺,交東鄉縣二百二十里;又至蒙溪河,交達州天井壩界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通江縣一百里。又至「鳳凰鋪」 ,交通江縣「白楊鋪」 界,六十里。又至「右埡壩」 ,交南江縣「安家壩」 界,二十里。
西南至營山縣二百五十里;又至儀隴縣一百一十里;又至「鳳嶺關」 ,交營山縣「唐家嘴」 ,界一百五十里;「又至深渡橋」 ,交儀隴縣「永家鋪」 ,界七十里。
西北至廣元縣,四百四十里。又至南江縣一百四十里。又至木門雞鳴油樹埡,交廣元縣通坪、老相鋪,界,七十里。又至龍伏鋪,交南江縣兩河鋪,界,六十里。又至硐子愿,交蒼溪縣大茅坪,界八十五里。
自州治西至本府三百五十里。
通江縣
東至巴州界三百五十里。
西至巴州界四十八里
南至巴州界五十里
東北至陝西南鄭縣,三百五十里。
自縣治西南至本府五百五十里。
南江縣
東至通江縣界七十里
西至廣元縣界三十里
南至巴州界九十里
北至南鄭縣界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蒼溪縣界一百九十里。
西北至寧羌州界一百九十里。
劍州
東至蒼溪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梓潼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南部縣界,二百里。
北至龍州宣撫司界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昭化縣界一百一十里。
自州治南至本府陸路三百二十里。西至省城陸路九百八十里。東北至
京師陸路四千五百里
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三百五十里。《梓潼縣》:
東至劍州界二十五里
西至成都府綿州界三十里。
南至潼川州鹽亭縣界,三十里。
北至龍安府平武縣界一百二十里。
自縣治北至本府二百五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
形勝附
本府。〈閬中縣附郭。〉
《史記》:「棧道千里,通於蜀漢。」
唐柳宗元《劍閣銘》:「井絡坤垠,界山為門。」
宋馮忠恕《正廳記》:「郡在梁洋,梓、益之衝。」
《寧武志》:前界關表,後㨿劍北。宋陳恢《題名記》:「益昌于蜀,最為都會。」
《綿谷驛記》「控蜀之吭,四集之國。」
劉儀鳳《劍閣記》:「梁山之險,蜀所恃以為外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