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9 (1700-1725).djvu/88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八卷目錄

 重慶府部彙考二

  重慶府山川考二

  重慶府城池考

  重慶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六百八卷

重慶府部彙考二

重慶府山川考二

《府志》
未載山川

江津縣志

鐘山 ,在縣東十五里,以形名。

插旗山 在縣東三十里。

四覺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

九盤山 ,在縣東四十里,路轉九折而上。金紫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日出雲紅黃,或云「上有金紫光祿大夫墓。」

龍門山 在縣東六十里,兩峰如門,故名。白虎山 在縣東六十里,上有白石如虎。兜鍪山 在縣東七十里,以形名。

二賢山 在縣東。以毋雅、石公恕先後居此。虎腦山 在縣東七十里,上有杜萃老石刻。駱來山 在縣東,上有陽照峰極高,感勇峰秀峻如筆,溪水一派遶其下,而本山之形如駱駝。官山 在縣東八十里。上有大塚,名為「官子墓。」 制度弘敞巧麗,因名。

燕尾山 在縣東八十里。山分兩股,狀如燕尾。鳳冠山 在縣東百十里。形如鳳冠,高下序列。西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石壁上刻有「古人終古礙新月,半邊無夕陽」 之句。

雙山 在縣東百二十里。二峰突起,青翠可人。石屋山 ,在縣東南百二十里。山極峭,上有石巖如屋。

香爐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

頂山 在縣南四十里。山頂平正。

金鳳山 在縣南五十里。形如飛鳳。

馬鞍山 ,在縣南五十里,以形名。

聖燈山 在縣南。相傳石隙有夜光如燈。紫金山 ,在縣南八十里。

文筆山 在縣南,一名「感勇峰」 ,二峰如筆。陽照山 ,在縣南一百一十里。

月行山 ,在縣南一百一十里,其形如月。中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四山環之。

犀牛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形如牛臥。大埡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高峰聯峙,僅通一埡為路。正德辛未,副使李鉞破賊方四于此。虎頭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四望山 在縣南一百一十里,山四面皆如屏。三華山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二峰特起如華。牛心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青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常樂山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

馬騣山 ,在縣西十里,以形名。

鶴山 在縣西二十里。上有仙鶴池。邑封御史楊濟之莊居于此,因號「鶴峰。」

五臺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連亙五臺。

蓮花山 在縣西三十里。

遊溪山 在縣西。唐刺史趙延之曾遊此。周望山 在縣西六十里,邑人龔懋熙有記。樓臺山 在縣西八十里。邑參議陳渭世家其側,上有觀音閣,渭扁「樓峰書院」 ,遂以自號。同心山 去縣西九十里相連。山腰各有流泉,流出合一。知縣楊元吉刻「石室煙霞」 字。

張公山 去縣西一百里。相傳昔有張姓者據險於此,上有古城,井田。

登雲山 ,去縣西一百二十里。

草墩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

人高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絕頂有石,如人營盤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正德辛未,流賊方四屯兵于此,尋敗去。一在縣南二十五里,周圍峻絕,中如砥平,古屯營之地。正德庚午,破賊方四,都憲林破賊曹甫,屯兵于此。

寶鼎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上有三石如鼎。正德中,鄉耆鄧剛率眾築為寨,盜不敢侵。銅鼓山 ,一在縣西一百三十里,與插旗山相對。一在縣南一百里,上有石如鼓。

游心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溪山之間,一峰孤峙,草木禽鳥可人。上刻「游心山」 三字,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