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9 (1700-1725).djvu/98

此页尚未校对

典史衙 在治側

儒學 在文廟傍

來鳳公館 在治南,燬。

新灘館 在治北燬

黔南驛 在治東

郁山鹽課司 ,在治東三十里,現今燒鹽收稅。「廣豐倉 」 在治東,燬康熙二十二年,署彭水縣事南川縣知縣吳成龍,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改建「常平倉。」

重慶府學校考        府志

本府

重慶府儒學 在府治北。宋紹興間建。明洪武四年重修,宣德、景泰間繼修燬。

皇清康熙三年,總督李國英捐俸修復。後兵燹傾壞。

二十一年,知府孫世澤捐俸鼎新,併建「明倫堂」 ,製祭器。

來鳳書院 在府治左,今廢。

巴縣儒學 在縣東北。宋紹興間建。明洪武中重修。萬曆二十九年,兵憲張文耀、郡守傅光宅重修,仍捐俸增置學田。明末圮。康熙三年,總督李國英捐俸修復。後燬于兵。二十一年,巴縣知縣焦《映漢》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

外州縣

江津縣儒學 在縣南。宋治平間建。明洪武八年重修,後燬于兵。康熙二十一年,知縣王璧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建。

長壽縣儒學 :在縣西北。燬。康熙元年,知縣柴允芳建小殿三間。後燬于兵。二十二年,知縣黃見龍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

永川縣儒學 在治西。康熙二十二年,知縣項強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

榮昌縣儒學 在縣南。明天順中,知縣盧善建,修後燬于兵。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史彰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

綦江縣儒學 康熙二十二年,知縣陳正鍾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

南川縣儒學 明嘉靖四十年,知縣伍咸新建,後燬。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吳成龍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

黔江縣儒學 在縣東。明宣德初,知縣謝孜建,燬于兵。康熙二十一年,本府經歷署知縣查孝慈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改建縣北。

合州儒學 在州西。明天順中,知州唐珣建修。弘治間,遷去舊基數千武。萬曆十年災,仍移建舊址。後燬于兵。康熙二十三年,署州事本府通判溫恂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鼎新。濂溪書院 在州學側。祀宋周子。

忠州儒學 在州東。明正統中,知州王曰良修,後燬于兵。康熙二十二年,知州朱之璉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

酆都縣儒學 在縣東。明成化間,知縣李毅建,後燬。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張鳳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

墊江縣儒學 在江北。明成化間,知縣楊端修建,後燬。康熙二十一年,知縣李允昌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修。

書院 在西門外燬

涪州儒學 在治北。明宣德、景泰間,相繼興修。萬曆中,守憲陳大道鼎新,極為大觀,更廣置學田,後燬。康熙二十二年,知州蕭星拱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

北巖書院 ,在州北。程頤註《易》于此,黃庭堅題曰《鉤深》。嘉靖中,范仲武改為書院,塑頤像祀之。彭水縣儒學 ,在治東燬。康熙二十二年,署彭水縣事南川縣知縣吳成龍奉本府知府孫世澤檄,重建。

重慶府賦役考一       府志

府總

自康熙六年起、至二十四年止,新舊戶口共七千八百二十戶,男婦共一萬五千六百六十口。《巴縣》戶口一千六百三十六戶,男婦共三千二百七十二口。

江津縣戶口八百三十戶,男婦共一千六百六十口。

《長壽》縣戶口六百九十九戶,男婦共一千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