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0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寒。採藥不知何處是,白雲引我到鐘山。

黃龍山 在治東。疊嶂層層,一峰獨出,橫枕於桃花溪上。相傳黃龍禪師飛錫於此,故名。五層山 在治北,即天柱山,重岡五層。

映溪山 去治東五十里。高岡逶迤,峰巒如半月。山麓雙溪湊合,重流通濟橋下,日出山影,映入波心。文同詩:「古木吞雲氣,晴山渾浪浮。」 鳳山 去治東五十里,峰岫翱翔,其形如鳳。浮山 去治南二十里,涪江水面突起一峰,旁有澗水,曲折環繞,故以浮名。

觀鹿山 去治北八十里。嘗有仙人跨鹿於此。馬頭山 在治北,上有石塔,山形如馬首。望君山 去治南七十里。杜甫嘗登此山望闕,大書「望君山」 三字於上,有明真井銘。

文峰山 與望君山相連,山腰係趙真人生長處,俗名「趙村埡」 ,基址遺跡猶有存者。

赤巖山 在治南凱水上,巖皆丹色,陳堯叟有記,乃八分體。下有蛙石磯,遊人亦多題詠。青泰山 去治南七十里,疊嶂嶙峋,昔處士王彥道家焉。周字山,與之善,嘗過而遊,有「家住青泰山上頭,頭高眼底白雲遊」 之句。

雲鶴山 去治六十里。舊傳有異人嘗止於上宜軍。山 去治南一百二十里。昔諸葛武侯嘗屯兵於此,故名宜軍。

望川山 去治南一百二十里。高出重霄,有樓臺崔巍之勝,天晴日霽,登絕頂,遙望西川。「雲錦」 山 去治東五十里。

石城山 :去治東五十里。四面如城。

金鵝山 去治東六十里,與鹽亭交界。高山連峙,勢若長城。上有半峰裂巖,相傳為金鵝飛去。香積山 在州西五十里,北枕涪江,上有寺。海會山 去治北四十里。

萬峰山 :去治東北五十里。有萬峰朝拱之勢,上建梓潼廟。

雲臺山 ,去治南百里,本肖菴真人修煉處。按《化書》,屬真武八十三世化身也。嘗自偈有「武當遊駕到飛烏,茅屋雲臺天下無」 之句。

環龍山 :去治東五十里。勢如盤龍。

南峰山 在治東。州守張雲建慈眾堂於上馬躍巖 ,去治南十里。唐易鉉子乘馬至此巖上,馬忽躍入水中,化為赤龍,名赤龍潭。

魁字巖 去治東二里,上連東山,下臨涪水,石壁大書「魁」 字,映入波心。

《義僕》洞 去治南五里,巖間有洞,適客死此,僕痛哭,觸石亦死,因以名焉。

梅花石 在治南雲臺山大石上有梅花,雨過則現,下有洞,相傳為肖菴真人銅棺鐵槨在焉。五馬石 去治西南五十里,峰高水秀,上有蔡林寺,下有怪石參立,形如五馬。

郪江 在治西南。源自銅山赤崖,流至飛烏,會眾流入涪江。

涪江 在治北。源自吐蕃下,歷綿州入本州,東南合中江為一,歷遂寧與嘉陵江合。

衛江 在治東。源自衛城,歷映江、古樓二山,至慈雲寺二里許,合瀰江,到射洪神溪口入涪江。玉江 去治南百里,源自銅山,水色澄清如玉,過雲臺山,入明水寨,合大江。

西溪 眾山積流成溪,逶迤九曲入郪江。濯筆溪 ,在治西,古傳李白訪趙蕤習書於此。桃花溪 ,去治東二十里,春日桃花夾岸,掩映清流,由稻花壩入涪江。

橫水池 在治北二里。水可煮茶。

琴泉 在治北,崖洞深邃,有泉如竇,滴人池中,鑑錚流越,聲如琴鳴。古聯云:「山腰水有千年潤;井底泉無一日乾。」

福牛泉 去治南二十里,上有「福牛芳潤」 四字。鑑泉 ,在治南印臺山半,有慈雲洞,相傳為大士示現處,泉從洞出引之。山下有塘,名曰鑑泉。橫冰泉 ,去治北三里,泉凝徹若冰。昔曾敕取洗目,疾得愈,因建報恩寺。泉巖多名人題詠。蘇泉 ,在治東山之腰,竇流清冽,味極甘。東坡曾烹茶於此。

顧公井 在治內,節度顧公開鑿。

明真井 在治南百里望君山麓,杜工部有銘。射洪縣

金華山 在治北二里。杜甫詩:「涪右眾山內,金華紫崔巍。」 有陳子昂讀書臺在上。

三台山 在治西。三峰並列,有類三台,故名。武東山 ,在縣東七里。

玉屏山 在縣南十里,即古之白崖山。遠望懸崖,宛類玉屏,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