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0 (1700-1725).djvu/25

此页尚未校对

夔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本府。奉節縣附郭。

臥龍山 在治東北五里,上有先主諸葛祠。少陵句云:「翠華想像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 按《明一統志》:「山有泉,極清冷。」

文筆峰 在治東南隔江三里。峰尖如筆。勝己山 在治南隔江十二里,在文山右。峰巒疊秀,巍然獨出。宋郡守王十朋名曰「勝己。」 赤甲山 在治東十五里。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背,故曰赤甲。一名火焰山。或云漢巴人赤甲屯兵於此,故名。按《明一統志》:「山上有孤城,相傳公孫述築。」 《類要》謂「即魚復縣基。」

白鹽山 在治東,隔江十七里。崖壁高峻,色如白鹽。張珖書「赤甲白鹽」 四大字於上,與赤甲山夾江對峙,蜀之噤喉也。杜甫詩云:「卓立群峰外,基盤積水邊。他皆任厚地,爾獨近高天。」

馬嶺 在白帝、赤甲間東十四里。

長松嶺 :去治北五十里。按《總志》:「山多古松,冬夏饒風。」

麝香山 在治東南,隔江三十里。唐杜甫詩云:「雲暖麝香山。」

石柱山 在治東北二十里,屹若天柱。按《總志》:「與道士峰相連。」

石鐘山 ,去治東北十五里。按《總志》:「與二仙山相望,上有巨石如鐘,下有三足,煙火之蹟宛然,父老以為爾朱丹爐云。」

寶泉山 去治北二十五里,氣象蔚然。大寧諸山唯此獨雄。按《明一統志》作「寶源山。」 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鹹泉也。

繡墩山 去治東北四十里。按《總志》,山形如墩,頂平旁峻,惟一徑可通,昔人嘗避兵於此。道士峰 去治東二里。按《總志》,與桂山相近。朝陽峰 去治東五里。按《總志》,山峰向南。剪刀峰 去治北八里,兩峰對峙,形如剪刀。按《總志》,山左邊有石筍曰裁衣尺。

鳳山 去治東一里,一名「東山。」 高百餘丈。木石洞壑,蒼翠幽深。宋郡守每暇日窮討,得月窟、雲巖、鉤雪、浮玉之勝。

豹變巖 去治東二里。按《總志》:「山半石孔中,豹嘗隱於中,故名。」

岷江 在治南門外,亦名蜀江。源自岷山,會百川經於夔,匯為瞿唐,一名汶江。《山海經》:「神生汶江,馬首龍身。禹導江,神實佐之。」

瞿唐峽 去郡東十三里。兩岸對峙,中貫一江,灔澦當其口。瞿者,大也,唐水所聚也。又云:瞿者,渠也,秋冬水落為瞿。唐者,塘也,春夏水溢為唐。又舊名西陵峽。李白詩:「日邊扳垂蘿,霞外倚窮石。」

大瀼水 去治東一里,自攔馬坎發源,至《八陣圖》流入岷江。杜甫詩:「雉蝶粉如雲,山田麥無隴。春氣晚更生,江流靜猶湧。」 即此。

東瀼水 去治東十里,自長松嶺發源,由白帝山流入岷江。公孫述於此墾稻田,號東莊。杜甫《僑寓》詩有云:「泥留虎𩰚跡,月掛客愁村。」 龍洞溪 自攔馬坎發源,南流入岷江。

龍脊潭 ,《岷江》中有石,長百丈,若龍脊。

魚復浦 :在治東南,隔江五里。

「灔澦堆 ,屹立瞿唐峽口中流之柱石也。」 《水經》云:「白帝城西有孤石,冬出水二十餘丈,夏即沒,秋時方出。灔澦如象,行人莫上;灔澦如馬,行入莫下,峽人以為水候。」 《益州記》:「灔澦堆與水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故曰灔澦,又曰猶豫。言舟子取途,不決水脈,故猶豫也。」 《南史》云:「淫豫大如愨,瞿唐不可觸。」 《樂府》云:「淫豫大如馬,瞿唐不可下。」 《類要》云:「淫豫大如鱉,瞿唐行人絕。淫豫大如龜,瞿唐不可窺。」 《坤元錄》亦作「猶豫。」 《水經注:灔澦歌》曰:「江頭白浡堅相持,倏忽淪沒別無期。先時水竭露大半,見三足如鼎形。」 杜甫詩有「江天漠漠鳥雙去,風雨時時龍一吟」 之句。蓮花池 在治西北。宋乾道中,周行可為夔運使,鑿池於嶺,種蓮其中,清泉不竭,至今蓮生焉。天池 ,在治東三十里。少陵句云:「天池馬不到,嵐壁鳥纔通。百頃青雲杪,層波白石中。」

青苗陂 去治東一里,蓄水溉田,民賴其利。大寧河 在治東門外,自寶源山發源,南流二十五里至縣城東,轉東南流八十里入大昌縣界。

馬連溪 發源於歇場,由大寧河入岷江。白鹿井 在寶源山下。鹽井去治北二十五里,水鹹煮鹽。相傳有袁氏逐白鹿至此,因名巫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