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0 (1700-1725).djvu/33

此页尚未校对

鴛鴦池 :在縣治東北六十里。二池相並,其水交流,故名。

婆婆泉 :在縣治南十里南陵山後。

清缸河 在縣治東三十里。河邊有石如缸,以水泛時,觀缸中沙石多寡,驗年歲豐歉。自此至「仙女池」 ,俱併《巫山縣》。

馬渡河 在縣治東南四十里。其水難濟。明洪武年間,進取明昇馬騎兩路,由此而渡,遂名。崇禎年間,設上馬、中馬、下馬三隘。

後溪河 :在縣治東五十里。

祝家灘   。《新崩灘   》。《老鴉灘》。

《麻柳灘   》。《紅石灘   》。《長灘》。

李家灘   。《鉤鏈》灘   。《苦草灘》。

《上摘耳灘  》,《下摘耳》灘  ,青灘。

《龍珠灘   》。《巫山界灘  》。《龍王灘》。

磨閣灘   。筲箕灘   。周家灘。

恆灘    。鱘魚灘   。《洗米灘》。

洛灘    粗石,灘   上烏沱。

「塔沱   」 、寶盆沱 ,以上「灘沱」 ,各屬寧河。內遶巫城,東匯大江。

小子溪 :在縣治東二十五里。有寨。

楊溪 :在縣治東十五里。水通寧河。

百渡溪 :在縣治東二十里,與楊溪相連。橋頭溪 :在縣治東二十里。

龍溪 :在縣治西四十里,接大寧河。

魚鱗溪 :在縣治北八十里。

蝦蟆溪 在縣治西五里。俗傳有蝦蟆,其大如升,故名。

磨刀溪 :在縣治西八里。

楊柳井 在縣治西十五里。明萬曆間,京師梓潼宮火變,忽然大雨撲滅。朝中異之,令《天師占照》,云:「係大昌縣楊柳井龍王。」 遂遣官建廟,敕賜金字匾曰「萬化龍王。」

涼水井 在縣治西十五里。又名「隱泉。」

白水池 在縣治西四十五里。俗傳常見一白鶴浴其中,水色便白,故名。

黑龍池 在縣治南三十里半山中。俗傳天驟風雨,忽然龍吟。土人視之,見一黑龍乘雲而下,山遂崩裂,積成一池,故名。

仙女池 :在縣治西南三十里。俗傳有人見女子澣衣於此,須臾不見,故名。

雲陽縣志

天師泉 :在縣治西二里。五月江水暴漲,泉水自巖竇間溢出,甘潔清冽,一邑用之不竭,盡九月而止。

白玉池 池內產「太乙元精石。」

萬縣志

湖灘 在縣西六十里。其水甚險,春夏水泛,江面如湖。

岑公泉 在岑公巖之左。源自巖,涓涓而下,如雜珮聲。泓渟甘冽,旱禱輒應。

惠泉 在縣治西二里

龍池 :在縣治東二十五里。

流盃池 在魯池南。太守魯有開鑿巨石,引泉為之。

開縣志

溫井 在縣治南,其水冬夏常溫。

溫湯井 在縣治東北五十里。井有三水:杉木、柏木、龍馬,開煎輸課。

梁山縣志

噴霧巖 在龍蟠山,范成大以為天下瀑布第一。上有亭,都憲林俊題。按《明一統志》:「巖高數十丈,飛瀑傾注,噴薄如霧。」 宋張商英嘗遊此,題云:「水味甘腴,偏宜煮茗。」 非陸羽莫能辨之。

書院峽 在縣治東五十里,峽石市之北。每風雨晦冥,如聞讀書聲,其中有夫子巖、子貢壩。寒泉洞 在縣治西十里,勝概不減蟠龍。龍清洞 在縣治西一百里。

蟠龍洞 在蟠龍山頂

三寶洞 :在縣治西北三十里,門外峰列若寶珠,中有石龍,鱗爪宛然。

御史灘 在縣北五里。宋御史張商英與親朋酣飲於此,因名。

化龍淵 在縣北七十里。舊名「落狗洞」 ,郡守陳季習更今名。

「雄雌泉 」 ,《梁山多喜山》上有雄雌二泉,名「浴丹井。」 春夏則左盈右竭,秋冬則右盈左竭。

芹香井 在縣儒學後

流芳井 在縣治左衛

建始縣志

州基山 :去縣治東三十里。業州舊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