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0 (1700-1725).djvu/5

此页尚未校对

雙鶴 在縣江北,提學張鯤題曰:「雙鶴雲流。」 僉事劉卿有詩。

虎喦 在虎頭山。石壁上有字題云:「紹興乙亥,右朝奉郎守司農少卿杜萃老題次乾道三年丙戌杜宗甫磨崖。」

文仙洞 在聖燈里

蓮池 去縣東二里許,廣袤三十餘畝,池中蓮花紅白相雜可愛。宋元中,鑿渠引水入泮池,環帶學宮,由大通橋注之江,邑人以此卜科第。宣德初,知縣袁旭以水東泄,乃築堤捍水。成化中,知縣宋潛亭於上,尋為左右者侵剋。弘治中,知府毛泰行縣復之,古渝學士江朝宗記。後開塞不常,嘉靖乙酉,知縣王貢令疏之。至於丁酉,知縣楊元吉復加疏理,葺其舊亭扁曰「君子池」 ,建池亭三扁曰「水心亭。」 邑副使楊彝《記》,縣令楊元吉有詩。

流杯 在縣西二里大江側。石盤磅礡,鑿渠引水為九曲碑刻磨滅莫考。春夏之交,遊人泛觴為樂,踰月則漲沒矣。邑人明經龔恕有詩:「天水 」 在縣治北,鐵佛寺之上。其水無源,四時不竭。相傳摸石祈嗣,得石者男,得瓦者女,間亦有驗。弘治季年,邑庠生季林曾有事於此,其子廷春詩載《藝文》。

龜子 在縣西一里。諺云:「龜石跳,三公到。」 景泰中,三跳至腰。果江淵陞太子少師,工部尚書。石門 一在縣石門驛。一在縣南筍溪河,兩岸巨石如門,邑舉人曹英莊居於此,因以自號。《金釵 》在縣東一里。清泉可飲,甚旱不竭。邑人李鑑有詩。

高寨 在思善鄉。一山平地,突出插天,周匝縣治,僅通一路。昔人避兵於此,卒成保障。今上有崇林寺。

北寨 在魯市里,與石筍相接,上有屯兵遺址。茅草寨 ,在石門驛一里。

石寨 在龍登山後。一山突起,四圍石壁皆一百丈,深闊百尺,僅有一路通焉。

七門廢郡 在南江口

萬壽廢縣 在漢東驛

江州廢縣 在馬騣嶺

香草樓 在縣西南三十里。李膺《益州記》:「江州縣西南有仙池,昔仙人居此,池側多植香草。」 清溪廢井 ,在筍溪里。

皮袋廢井 在華蓋山下。

長壽縣

煉丹臺 在縣北一里。相傳徐神翁煉丹處。今石臺有坐痕跡,含小窩可掬,指中常有硃砂見。明嘉隆間,士人取以畫書史,每天清月朗,臺間煙霞直起。故邑景以北觀煙霞為最。里人何其徽《九日登臺》詩:「徑滿藤蘿石滿苔,仙人不見瑞香開。登臨尚有清風在,好對煙霞送酒杯。」 廢樂溫縣 ,在治北一百一十里。唐初置,屬南陵州,後屬涪州。元省置,有巡檢司。

魁星樓 舊址湫隘,知縣黎時舉捐料未建,署掾事史彰拓基閎制,捐俸庀材,鳩工以成之。知縣黃龍見命匠丹彩黝堊之。

尊經閣 在治左。山勢蜿蜒,直達大江。萬曆中,邑侯周廷侍建閣其上,形家名文筆點水。紫雲巖 在治後一百里。石壁篆刻「紫雲巖」 三字,有紹興中古刻碑文,漫漶不可識。

清陰洞 ,在學宮左,丹巖下,高二十餘尺,形勢深廣。古有榕木,蓊翳陰森。昔人鐫古詩於石上,楷書類黃庭堅。又有大碑,高尋於上,刻「端雲巖」 三大字。壁多古刻,磨滅不可讀。昔許魯齋常憩此,門人趙進與立石以記其事。

蓬萊洞 ,在治南龍山寨下,高數尺,深廣尋餘,其上有石刻人物。

風月臺 在廢樂溫縣白虎山,有石龕,題「風月之臺。」 《圖經》云:「風月之臺四字甚古。其上石巖,桃花水出焉。有洞古邃幽深,銀鴨石筍,杳然人境。」 今按:風月臺在廢樂溫縣,桃花洞在今縣治側。未知孰是。

㬊子山 在治北七十里。宋賢、譙定夫發、㬊亞夫淵所居講學處。譙學於伊川,㬊學於考亭古書。山 去樂溫四十里,有大曆初石刻,云:「昔人砌山路,見石穴中有蝌蚪數軸,古書之名起於此。」

《鳳山讀書處 ,志》云:白虎山亦云鳳山,在涪水西一里。山麓刻「讀書處」 三大字,旁識云:「端平二年,鶴山赴召,過樂溫,為史子書。」 按:眉人史大用讀書於樂溫白虎山撰崇德廟碑者。

《牧騾化 》在鳳山下。有韓村。宋開禧中,土人韓